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浦江华藏寺如胜上人欲募施者开田佐僧供以长老皎公书来求予诗作二十韵奉勉》
《浦江华藏寺如胜上人欲募施者开田佐僧供以长老皎公书来求予诗作二十韵奉勉》全文
宋 / 范浚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浮图谢朋亲,屏迹藏岩幽。

多规脱徭赋,岂必皆禅流。

自言佛遗经,垦土为愆尤。

不耕徒谷腹,何异鼠雀偷。

告之勿浮食,当须力锄耰。

前修举锹事,千载垂风猷。

奈何哑羊僧,百语不颔头。

皎公老禅伯,雅慕吾孔周。

其徒有如胜,用意非常俦。

欲开千畦田,更办两具牛。

率彼枯木众,躬耕食其秋。

释门有添丁,乃翁坐无忧。

与国助耘耔,疲氓庶其瘳。

此志良足嘉,感之叹绸缪。

昔闻白黑众,十万俱清修。

鸠金置千亩,给供无时休。

于今岂无人,胜也当寻求。

长途触隆冬,一衲寒飕飗。

朱门立雪久,欢喜无生愁。

作诗劝勇往,以俟岁晚收。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浚为鼓励开田助僧供而作的劝勉之作。诗中描绘了僧侣们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农耕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首先,诗的开头描述了僧侣们隐居山林,远离尘嚣,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不仅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也实践物质上的自给自足,通过开田耕种来获取食物,体现了佛教中“自力更生”的理念。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指出那些仅仅依赖施舍而不亲自劳动的人,如同鼠雀偷食,缺乏自我价值的实现。他呼吁大家应该像前人那样,拿起工具,努力耕作,以此作为传承美德的方式。

诗中提到的皎公老禅伯,是诗人的尊崇对象,他不仅自己勤于农事,还鼓励弟子们效仿他的行为,共同开垦土地,增加粮食产量,以满足僧团的需求。这不仅解决了僧侣们的生计问题,也为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帮助了疲惫的民众。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并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样的行列中来,共同为社会做出贡献。他引用了历史上僧侣们集体耕作的事例,强调了这种行为对于社会的积极影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范浚

范浚
朝代:宋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秋晚忆舍弟寺居清适复有此寄

禅林秋色晚,久坐转成幽。

白露收庭枣,清霜折海榴。

诸贤时复过,半偈日应留。

何必庐山上,还寻慧远游。

(0)

南还答汪公干兼别京中同好·其三

中阿不可见,念子情何极。

遥望嵩衡云,恨无生羽翼。

予附皇华游,子复亲闱忆。

昆朋岂不乐,无乃少子识。

欲从而末由,对之长叹息。

(0)

夜发端州归?川

羲御忽西驰,夕阳挂烟树。

薄暮理归舟,端溪向东注。

飞鸟投遥林,行人入前聚。

江月呈圆辉,金波泛寒兔。

皛皛下空洲,悠悠涉长路。

时闻村中语,复觉挐音溯。

美哉吾土乐,一枝良足度。

不效浮海叹,窃同始宁慕。归去?川上,田园饬吾素。

(0)

中秋后三日访黄茂才君甫留饮元玉伯安偕李英同赋

借赤枫林久铸颜,桂丛招隐几同攀。

酒酣起舞雌雄剑,赋就淩风大小山。

当日曹刘推海内,异时王谢大名间。

寻真一问朱明馆,江月天风吹佩环。

(0)

戊子春日督学郭公招游罗浮值患足疮不及往怅望赋此

敢云禽尚婚嫁毕,五岳以下拟游纵。

虚度一万六千日,无缘四百三十峰。

只今浮江望綵鹢,忆昔登岱佩苍龙。

值此春光未能往,怅然海水心朝宗。

(0)

题张光禄纪游画卷六首·其一琼楼观海

辽阳使者日临关,公子趋庭望海山。

倚马挥毫铭已勒,恰如张载剑门还。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