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崖峰顶绝跻攀,到者方知到者难。
闻道裴公才一喏,便从偃老破三关。
人生有限随流去,佛法无多掣电间。
喜见伽陀辨端的,倒骑驴子上幡竿。
白崖峰顶绝跻攀,到者方知到者难。
闻道裴公才一喏,便从偃老破三关。
人生有限随流去,佛法无多掣电间。
喜见伽陀辨端的,倒骑驴子上幡竿。
这首诗《喜官人悟道》由宋代诗人饶节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人生与佛法的独到见解。
首句“白崖峰顶绝跻攀”,以白崖峰的险峻象征人生的艰难与不易,暗示攀登至高境界的不易。接着,“到者方知到者难”进一步强调了达到某种境界后的深刻体会,引出下文对智慧与修行的探讨。
“闻道裴公才一喏,便从偃老破三关”运用典故,裴公与偃老分别代表了智慧与修行的典范,一喏之礼即表示对智慧的敬仰,破三关则象征着克服修行中的障碍,揭示了智慧与修行之间的关系。
“人生有限随流去,佛法无多掣电间”将人生比作流水,佛法比作闪电,表达了时间的短暂与佛法的迅速、深刻,强调了把握当下、追求精神超越的重要性。
最后,“喜见伽陀辨端的,倒骑驴子上幡竿”以幽默的方式收尾,通过“喜见”表达对官人悟道的喜悦,而“倒骑驴子上幡竿”的形象比喻,既体现了悟道后的超脱,也寓含了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佛法的深刻思考,也传达了对智慧与修行的赞美与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庐阜诸峰,炉峰绝胜,草堂介焉。
敞明窗净室,素屏虚榻,要仰观山色。
俯听流泉。
中有池台,旁多竹卉,夹涧杉松高刺天。
堂之北,据层崖积石,绿荫浓鲜。
堂东瀑布飞悬。
似雨露霏微珠贯穿。
有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阴晴显晦,雾吐烟吞。
右抱琴书,左携妻子,杖屦从容尽暮年。
平生志,赖清泉白石,实听余言。
子陵先生,故人光武,以道相忘。
幸炎符在握,六龙在御,臣来亿兆,阳德方刚。
自是先生,独全高节,归去江湖乐未央。
动星象,被羊裘傲睨,一世轩裳。
高哉不事侯王。
爱此地山高水更长。
盖先生心地,超乎日月,又谁如光武,器量包荒。
立懦廉顽,有功名教,万世清风更激扬。
无古今,想云山郁郁,江水泱泱。
太行有盘谷,隐者所翱翔,丈夫行世,磊磊落落信行藏。
遇则声名利泽,不遇采山钓水,何似两俱忘。
谁解盘中趣,与酒为歌章。
问何如,盘之乐,乐无央。
远驱虎豹,蛟龙于此亦潜藏。
盘土可耕可稼,盘水可沿可濯,饮食寿而康。
膏车秣吾马,从子以徜徉。
庐山几千仞,屹立并长江。
杨澜左里,洪涛巨浪日舂撞。
风止雪消冰净,相与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
岩壑响松桧,巨石激流淙。
事幽寻,遗世俗,绝纷?
。
幽花野草香满,时有鹤飞双。
羡子买田筑室,欲使浮岚暖翠,坐卧对轩窗。
我欲为君说,安得笔如杠。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
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
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
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
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
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
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
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