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壑萦回云水窟。林深路断迷烟客。
茅屋数椽携杖舄。人寂寂。侵檐万个琅玕碧。
倦客羁怀清似涤。更无一点飞埃迹。
溪涨慢流过几席。寒湜湜。凫鹥点破琉璃色。
岩壑萦回云水窟。林深路断迷烟客。
茅屋数椽携杖舄。人寂寂。侵檐万个琅玕碧。
倦客羁怀清似涤。更无一点飞埃迹。
溪涨慢流过几席。寒湜湜。凫鹥点破琉璃色。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山间隐居的画面。"岩壑萦回云水窟"写出了山势曲折,溪流环绕,如仙境般的环境。"林深路断迷烟客"进一步渲染了林木茂密,小径难寻的幽深,仿佛连行人都会被雾气所迷惑。"茅屋数椽携杖舄"则展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独自漫步,手持杖履,来到这宁静的住所。
"人寂寂。侵檐万个琅玕碧"描绘了屋檐下满是碧绿的琅玕(竹叶),营造出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下来的"倦客羁怀清似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洗涤,仿佛旅途的疲惫都被这里的清幽洗净。"更无一点飞埃迹"强调了环境的洁净,没有尘世的纷扰。
"溪涨慢流过几席。寒湜湜"描绘了溪水缓缓流淌,清凉透彻,如同水晶般透明,偶尔有野鸭点缀其间,增添了生动的色彩。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的宁静心境。
我有二林侣,相邀步寒日。
超然人外游,下见众山出。
木叶落已静,乾坤欠萧瑟。
浮云当空翻,惨惨百鸟没。
欲辨越中岸,青烟易为失。
山川何寂寥,宫阙犹彷佛。
谁是古来者,念之难再述。
功名随尘埃,岂复有其骨。
今我二三子,永为傲时物。
篇章逢太平,窈窕坐天末。
生理本无固,愿言从此毕。
登临望前人,世事安敢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