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陵·其二》
《子陵·其二》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羊裘不返道终疑,玉帛虽来事可知。

天下君臣光武召,世间脍炙子陵碑。

故人不改狂奴态,一事堪为百世师。

九鼎汉家从此重,听歌山谷老人诗。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子陵(其二)》以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隐逸的敬仰以及对明君贤臣关系的思考。首句“羊裘不返道终疑”暗指严光拒绝官位,披羊裘垂钓,其选择引发了后人的疑惑和敬佩。次句“玉帛虽来事可知”则通过“玉帛”象征的礼仪来访,暗示了即使权贵相邀,严光的清高品格依旧昭然若揭。

第三句“天下君臣光武召”,提及光武帝刘秀,他以贤明之君闻名,曾亲自征召严光,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第四句“世间脍炙子陵碑”进一步赞美严光的事迹被世人传颂,他的形象如同佳肴般被人津津乐道。

第五句“故人不改狂奴态”中的“狂奴”是对严光的戏称,赞扬他保持独立人格,不随波逐流。最后一句“一事堪为百世师”高度评价严光的行为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他的隐逸精神和择善固执影响深远。

结尾“九鼎汉家从此重,听歌山谷老人诗”借严光的故事,寓意国家因贤臣而稳固,同时引用山谷老人(可能指严光)的诗歌,寓言其智慧和人格魅力如同山川之歌,长久流传。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严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高尚人格和理想政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送水南李十四

金台城中花鸟春,月河寺边多归人。

浊河一日东风起,万里咫尺旴江滨。

(0)

药兰春雨诗

春风吹湿楚天云,卸下芳兰点点春。

个里化机原酝酿,眼前生意此君臣。

从渠馀润归沧海,赢我全功付谷神。

只恐南山又朝隮,不妨重压华阳巾。

(0)

送蒋敬之甥归湘

人言湘中风,我未识见之。

撅土朝熝笋,泲麻夜燃脂。

笋绵纬成筐,脂光照缲丝。

蟆虾羞入馔,粔籹不堪炊。

屑麦仅蒸麸,酿秫甘歠醨。

弃馀入邻疆,贩驵权不訾。

岂其自知盈,耻与操赢奇。

渐涵入骨髓,耳目常途迷。

自非上供输,白首无别离。

百屋如处女,何能拥高赀。

子舅始我言,厥初咎之谁。

譬彼行为山,一篑请自兹。

顾子亦举举,雄飞不能雌。

一楫割甥舅,张弧射群疑。

曲踊吾甚武,柆骞掇胡荽。

岂能媚庭帏,泥泥儿女姿。

湘土善敏树,湘荼未如饴。

彼飞云中雁,乐以无絷维。

唇厚掩虞齿,薇肥活夷饥。

秋风片帆白,淡月照所思。

归语湘中人,吾言百世师。

(0)

寿吴淑人七十

举眼望龛赭,潮头如雪白。

搔头发种种,潮色满巾帼。

蹉跎十二岁,一脉未亡魄。

龙函润生雷,当暑启旧册。

犹如面中丞,委蛇退公隙。

问儿今何为,名在象胥籍。

钱塘县官酣,云即寿母席。

狂簪榴花归,更助醉面赤。

儿心岂不亟,重以万山隔。

(0)

贺林冢宰二首·其一南乡子

盗弄朝权。群佞争趋走欲颠。

蝇蚁纷纷何所慕,腥膻。一疏真能障百川。

宇宙名悬。晚节完归更觉贤。

过眼浮华何所似,云烟。青史他时好细编。

(0)

六月苦热壬子日得雨喜甚

幢幢淅淅又萧萧,两月炎威一夕消。

酷似甑山扬火帜,快如银汉泻天瓢。

乖龙久郁苍生望,淑气潜回赤土焦。

林下老人忘帝力,有年还听路傍谣。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