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眼望龛赭,潮头如雪白。
搔头发种种,潮色满巾帼。
蹉跎十二岁,一脉未亡魄。
龙函润生雷,当暑启旧册。
犹如面中丞,委蛇退公隙。
问儿今何为,名在象胥籍。
钱塘县官酣,云即寿母席。
狂簪榴花归,更助醉面赤。
儿心岂不亟,重以万山隔。
举眼望龛赭,潮头如雪白。
搔头发种种,潮色满巾帼。
蹉跎十二岁,一脉未亡魄。
龙函润生雷,当暑启旧册。
犹如面中丞,委蛇退公隙。
问儿今何为,名在象胥籍。
钱塘县官酣,云即寿母席。
狂簪榴花归,更助醉面赤。
儿心岂不亟,重以万山隔。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名为吴淑人的女性七十岁寿辰的庆祝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首句“举眼望龛赭,潮头如雪白”描绘了潮水涌动的壮观景象,以雪白的潮头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接着“搔头发种种,潮色满巾帼”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庆祝活动中的欢愉氛围,人们在享受潮水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蹉跎十二岁,一脉未亡魄”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这位寿星生命力的旺盛。接下来的“龙函润生雷,当暑启旧册”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夏日的雷声比作打开陈旧书籍的声音,寓意着知识的传承与生命的延续。
“犹如面中丞,委蛇退公隙”通过对比,将寿星比作公正无私的官员,赞美其品德高尚。而“问儿今何为,名在象胥籍”则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温馨,询问子孙的近况,关心他们的学业与职业。
“钱塘县官酣,云即寿母席”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面,钱塘县官畅饮庆祝,预示着寿宴的盛大与欢乐。最后“狂簪榴花归,更助醉面赤”以榴花作为装饰,不仅增添了节日的色彩,也象征着喜庆与吉祥,同时通过“醉面赤”描绘出宾客们因欢聚而略显醉意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气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寿辰庆典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辈的尊敬与祝福,以及家庭与社会间的和谐关系,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情趣。
秋风秃林叶,却与鬓生华。
十年长短亭里,落日冷边笳。
飞雁白云千里,况是登山临水,无赖客思家。
独鹤归何晚,已后满林鸦。望蓬山,云海阔,浩无涯。
安期玉舄何处,袖有枣如瓜。
一笑那知许事,且看尊前故态,耳热眼生花。
肝肺出芒角,漱墨作枯楂。
勘破荣华,提智剑、急逃生死。
要黜聪、隳体虚室,内专穷理。
绿水青山成伴侣,清风明月为知己。
得自歌自乐乐天真,真常美。胸襟静,神情喜。
从舒卷,恣行止。肖孤云野鹤,往来难拟。
释氏真风勤整顿,净除诸障如顽鄙。
醒圆明、一点证菩提,功超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