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灵山表,来游春已深。
情知百里道,虚抱十年心。
野树犹含色,鸣禽欲变音。
花宫瞻望处,烟雾绕青岑。
福地灵山表,来游春已深。
情知百里道,虚抱十年心。
野树犹含色,鸣禽欲变音。
花宫瞻望处,烟雾绕青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福地灵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的感慨。
首句“福地灵山表,来游春已深”点明了地点与时节,灵山作为仙境般的存在,春天已经深入其中,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景象即将展现。
“情知百里道,虚抱十年心”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期待已久,百里的路程虽长,但心中早已怀揣着对灵岩寺的向往,仿佛这十年的等待都化为了此刻的坚定决心。
“野树犹含色,鸣禽欲变音”描绘了沿途的景色,野树在春日的照耀下依然保持着生机,鸟儿的鸣叫声似乎也充满了变化,预示着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花宫瞻望处,烟雾绕青岑”将视线转向目的地,花宫即灵岩寺,诗人远眺时,只见烟雾缭绕于青翠的山峦之间,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让人对即将到来的寺庙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之间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玄黄相喷薄,气结金银峰。
青帝行春令,中天作岱宗。
鲜霞乱沧海,初日上芙蓉。
御道盘三观,虚坛倚五松。
无人探玉牒,独自听霜钟。
树接蓬瀛近,云遮齐鲁重。
明堂留汉迹,梁父失秦封。
瀑布横天白,桃花带露浓。
仙人飞不下,玉女笑相从。
缥缈星河外,迎予一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