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学精微蒋逸堂,濂溪一赋见行藏。
楼高照眼银溪水,万籁无声月印窗。
星学精微蒋逸堂,濂溪一赋见行藏。
楼高照眼银溪水,万籁无声月印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夜晚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和生命之谜的思考。"星学精微蒋逸堂"一句表明诗人在一个专心研究星相、天文知识的地方——蒋逸堂,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精神世界的一隅。"濂溪一赋见行藏"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活动,濂溪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自然环境或隐喻之地,而"一赋"暗示着诗人在此处获得灵感,写下了某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赋),而"见行藏"则是对宇宙间万物运行变化的一种哲学思考,表明一切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接着两句"楼高照眼银溪水,万籁无声月印窗"则描绘了一幅更为具体的夜景画面。"楼高"意味着诗人所处位置之高,能够俯瞰远方,而"照眼"则强调了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受。"银溪水"形容的是清澈如同白银般的流水,这种用词不仅描绘了水的清澈,更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之美。而接下来的"万籁无声月印窗"则是对夜晚宁静和月光的描写,"万籁无声"表明了一个几乎没有声音干扰的环境,而"月印窗"则是月光投射在窗上所形成的图案,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在心理上的一种安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星空、自然景观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之美和生命之谜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大儿复出门,愁乏书家信。
家信忽然来,开缄就灯烬。
认是次儿笔,文理颇明顺。
先言母氏安,次述年荒馑。
幸不大摧残,族党皆无衅。
大姐嫁邻县,其夫旅归榇。
恐伤老父心,宛转设疑阵。
小弟少培植,亦肯自精进。
府县今其试,得覆名尚隽。
已缘家道艰,往教受人聘。
童蒙十二三,功课勤而慎。
缕缕悉成行,固封还密印。
因欢付小诗,人生当自振。
勉哉毋懈怠,以作千里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