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美何翩翩,夙昔秉灵异。
京洛多冠盖,操觚各自媚。
所遇无此物,识曲听其伪。
大雅久沈邈,时淆作者至。
俛仰知音稀,含兹未伸意。
但坐奋逸响,侧身向天地。
虚名喜误人,依依千载事。
浮云相揽持,白日一高视。
四顾命俦匹,中怀谁可致。
凌厉子长气,文章此未坠。
元美何翩翩,夙昔秉灵异。
京洛多冠盖,操觚各自媚。
所遇无此物,识曲听其伪。
大雅久沈邈,时淆作者至。
俛仰知音稀,含兹未伸意。
但坐奋逸响,侧身向天地。
虚名喜误人,依依千载事。
浮云相揽持,白日一高视。
四顾命俦匹,中怀谁可致。
凌厉子长气,文章此未坠。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五子诗(其一)》,是为纪念王元美而作。诗中描绘了王元美的才华与独特气质,以及他在当时文坛的地位和影响。
首句“元美何翩翩”,以翩翩起舞的形象比喻王元美的风度与才华,展现出他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夙昔秉灵异”点明王元美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情与智慧。
“京洛多冠盖,操觚各自媚”描绘了京城洛阳文人云集的盛况,众多文士各展才华,互相追捧。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能遇到像王元美这样真正具有才华与品格的人却极为罕见。
“所遇无此物,识曲听其伪”强调了王元美在当时的独特性,指出在众多文人中,能识别真伪、坚守自我品格的人并不多见。
“大雅久沈邈,时淆作者至”反映了当时文坛的混乱局面,许多作品缺乏深度与内涵,而王元美则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人格,成为了文坛的一股清流。
“俛仰知音稀,含兹未伸意”表达了对王元美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王元美内心深处未尽之意,即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理想。
“但坐奋逸响,侧身向天地”描绘了王元美在文学创作中的自由奔放与对天地宇宙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虚名喜误人,依依千载事”提醒人们不要被虚名所迷惑,强调了王元美对真实与永恒价值的追求。
“浮云相揽持,白日一高视”以自然景象象征王元美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他如同天空中的白云,自由飘荡,又如正午的太阳,高悬于天际,照亮世间。
“四顾命俦匹,中怀谁可致”表达了王元美在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以及对理解与共鸣的深切期待。
“凌厉子长气,文章此未坠”总结了王元美在文学上的成就与影响力,他的作品如同子长(司马迁)的传世之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千年后仍然熠熠生辉,成为后世学习与借鉴的经典。
整首诗通过对王元美个人特质、文坛环境、创作理念及历史地位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与赞美之情的作品。
小桃佳李实如拳,西湖尽眼铺芳莲。
景仁不从乡贤饮,为此乐论方穷研。
周衰官失畴人散,钟律要眇谁能传。
近人欺众出私意,最可闵笑房生颠。
如光初不辨宫羽,是非得失安敢专。
每烦教谕累百纸,顽如铁石不可镌。
王李阮胡相诋毁,各执所学何妨偏。
景仁家居铸釜斛,欲除民瘼恐未然。
要须中和育万物,始见大乐之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