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知山有子贤,恤邻焚券是光先。
邑人救火牵行计,散谷分煤岁十千。
尽道知山有子贤,恤邻焚券是光先。
邑人救火牵行计,散谷分煤岁十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贤良的官员,史恭甫,他的美德体现在知恩图报和关心邻里上。他不仅烧毁自己的债务凭证以帮助贫困的邻居,还积极组织邑人救火,每年分发粮食煤炭,救济灾民,数额巨大。诗中提到,诗人原本期待他在月十二日从镇江归来,但直到两天后仍未来到,推测可能是因下雨阻碍了行程,或是忙于赈济饥荒事务。诗人通过这两首诗表达了对史恭甫未能及时到达的关切和对他无私奉献的敬佩之情。
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
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
北阙秦门高,南路楚石深。
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
何以寄远怀,黄鹤能相寻。
虽是丹青物,沈吟亦可伤。
君誇鹰眼疾,我悯兔心忙。
岂动骚人兴,惟增猎客狂。
鲛绡百馀尺,争及制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