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菱荷一一荒,骈头相倚卧池塘。
追惟弄日摇深绿,不谓凌风折败黄。
饥雁飞衔投远渚,寒鱼浮触动斜阳。
那知凛凛梢云者,自有松筠傲雪霜。
万顷菱荷一一荒,骈头相倚卧池塘。
追惟弄日摇深绿,不谓凌风折败黄。
饥雁飞衔投远渚,寒鱼浮触动斜阳。
那知凛凛梢云者,自有松筠傲雪霜。
这首诗描绘了枯荷的凄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与生命的坚韧。首句“万顷菱荷一一荒”,开篇即点出菱角与荷花的凋零景象,一片荒凉之感扑面而来。接着,“骈头相倚卧池塘”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荷叶在池塘中相互依偎的情景,虽已枯萎,但仍保持着一种静谧的美感。
“追惟弄日摇深绿,不谓凌风折败黄”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生机与现在的衰败,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昔日荷叶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呈现深绿色的生机,而今却在风中折断,变为枯黄,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饥雁飞衔投远渚,寒鱼浮触动斜阳”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枯荷置于更广阔的自然环境中。饥饿的大雁飞过,衔着枯叶投向远处的岛屿,寒鱼在水中游动,触动了夕阳的余晖,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命感。
最后,“那知凛凛梢云者,自有松筠傲雪霜”两句,诗人借枯荷的形象,表达了对坚韧生命力的赞美。即使在严冬的雪霜中,也有像松树和竹子一样不屈不挠的生命存在,它们在逆境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枯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