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疑无门,到口势忽束。
稍进偶夷坦,徐行仍缭曲。
迟同蚁旋磨,捷异猱升木。
转岂止七盘,至非能一蹴。
画真壁上观,地讶壶中缩。
云罅日微逗,雨余树新沐。
回头旧路失,身已山之麓。
入山疑无门,到口势忽束。
稍进偶夷坦,徐行仍缭曲。
迟同蚁旋磨,捷异猱升木。
转岂止七盘,至非能一蹴。
画真壁上观,地讶壶中缩。
云罅日微逗,雨余树新沐。
回头旧路失,身已山之麓。
这首清代赵怀玉的《磨盘山》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奇妙感受。首句“入山疑无门”以比喻手法写出山路曲折难寻,接着“到口势忽束”暗示道路陡然收窄。诗人通过“稍进偶夷坦”和“徐行仍缭曲”描述了道路时而平坦,时而蜿蜒的动态画面,如同蚂蚁绕着磨盘旋转和猴子敏捷攀爬树木。
“迟同蚁旋磨,捷异猱升木”进一步刻画了登山的艰辛与乐趣,将自己比作缓慢的蚂蚁和迅速的猿猴。接下来的诗句“转岂止七盘,至非能一蹴”强调了山路的盘旋不止,非一步可及,犹如七盘岭般险峻。
“画真壁上观,地讶壶中缩”运用奇特的想象,形容山势陡峭,仿佛在画中观看,地面如壶中天地般缩小。诗人通过“云罅日微逗,雨余树新沐”描绘出雨后山景的清新,阳光透过云层缝隙洒下,树木经过雨水洗礼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回头旧路失,身已山之麓”表达了登顶后的感慨,回首来路已难以辨认,自己已然身处山脚之下,完成了这次山行的旅程。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