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二》
《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二》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一别沧江十五年,每依北斗望南天。

鬓毛衰飒交游念,才学迂疏圣主怜。

望日独占霄汉表,因风不到雁鸿边。

自惭踪迹长羁旅,招隐空吟桂树篇。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二。金幼孜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

首联“一别沧江十五年,每依北斗望南天”,开篇即点明了与兄弟们分别已有十五年之久,每当夜晚仰望星空时,北斗星指引着南方的方向,心中满是对兄弟们的思念。这里运用了时空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兄弟们的深深挂念。

颔联“鬓毛衰飒交游念,才学迂疏圣主怜”,诗人描述了自己年华老去,头发稀疏,与昔日的朋友相思难尽。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才华或许并不被当权者所赏识,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这一联既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

颈联“望日独占霄汉表,因风不到雁鸿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在特定的日子,他独自站在高处,望着天空,却无法借助风力让自己的思绪或消息传递到远方的兄弟们那里。这不仅是对物理距离的描述,更是对心灵距离的深刻揭示,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却又难以实现的无奈。

尾联“自惭踪迹长羁旅,招隐空吟桂树篇”,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生活轨迹长久以来都是漂泊不定的,即使想回到故乡,也只能在心中默念关于隐居生活的诗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自我反省和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兄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促织用前韵

儿童探穴戏搜寻,隐迹苔阶深复深。

见敌有时能勇斗,无情终夜只清吟。

唤回枕上羁人梦,恼碎闺中织妇心。

莫向当今机局去,抛梭络纬已林林。

(0)

题南海东庙

罗浮山如万石钟,一股南走如渴龙。

雷奔电迈遮不住,直抵海滨无去处。

低头饮海吐绛霞,举头戴著祝融家。

珠宫玉室水精殿,万水一日朝再衙。

青山四围作城郭,海涛半浸青山脚。

客来莫上浴日亭,亭上见海君始惊。

青山缺处如玉玦,潮头飞来打双阙。

晴天无云溅碎雪,天下都无此奇绝。

大海更在小海东,西庙不如东庙雄。

南来若不到东庙,西京未睹建章宫。

海神喜我著绮语,为我改容收雾雨。

乾坤轩豁未能许,小试日光穿漏句。

(0)

鹅儿黄似酒

野水浮天碧,鹅儿弄日黄。

傍人殊秀色,似酒更风光。

破壳双翎嫩,眠沙百草香。

却将金郁鬯,试比菊衣裳。

未博山阴墨,先娱锦里觞。

沧波兼凤沼,莫遣后鹙鸧。

(0)

宿兰溪水驿前三首·其三

水色秋逾白,山光夜不青。

一眉画天月,万粟种江星。

小酌居然醉,当风不觉醒。

谁家教儿子,清诵隔疏棂。

(0)

雨后田间杂纪五首·其五

正是山花最闹时,浓浓淡淡未离披。

映山红与昭亭紫,挽住行人赠一枝。

(0)

冬至前三日

故山千里几时回,又见初阳动琯灰。

酒不逢人还易醉,诗如得句偶然来。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