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探穴戏搜寻,隐迹苔阶深复深。
见敌有时能勇斗,无情终夜只清吟。
唤回枕上羁人梦,恼碎闺中织妇心。
莫向当今机局去,抛梭络纬已林林。
儿童探穴戏搜寻,隐迹苔阶深复深。
见敌有时能勇斗,无情终夜只清吟。
唤回枕上羁人梦,恼碎闺中织妇心。
莫向当今机局去,抛梭络纬已林林。
这首诗是杨公远的《促织用前韻》,创作时期大约在宋末元初。诗中通过描绘儿童探穴、隐迹苔阶深复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意境。"见敌有时能勇斗,无情终夜只清吟"一句,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英勇姿态,同时又不失内心的清净与平和。
"唤回枕上羁人梦,恼碎闺中织妇心"两句,通过对比睡梦中的自由与现实生活中的束缚,以及织布妇女的心绪复杂,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俗牵绊的感慨。
最后两句"莫向当今机局去,抛梭络纬已林林"则是对读者或自我的劝诫,告诫不要过于沉迷于现实世界的纷争与复杂,而应超脱出来,将心灵深处的清净如同织布一般自然而然地展现。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观察,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精神状态的独特感悟。
晨兴驱吾车,驾言徂南山。
岂徒汗漫游,直欲陟其巅。
冷冷起长啸,飘然振羽翰。
鸟道数千仞,宛若登天难。
回辕憩林麓,临流濯缨冠。
急湍泻长坂,閒云出层峦。
丛兰散清馥,幽禽时间关。
隐沦慕肥遁,羁绊迫尘寰。
斜阳催我归,回首空长叹。
嗟嗟今古人,滔滔迷女色。
焉知粉触髅,亡身更亡国。
妲已商纣危,褒姒周幽惑。
西施吴子亡,太真三郎踣。
于维高世王,持身能自克。
宠姬欲同辇,无宁亏盛德。
予心本冲素,万虑恒自息。
深居养太和,于焉趋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