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亲久沦没,慈母幸康宁。
鞠育同恩爱,悲欢异死生。
倚门犹慰意,陟岵不胜情。
锡类资纯孝,乡闾有令名。
严亲久沦没,慈母幸康宁。
鞠育同恩爱,悲欢异死生。
倚门犹慰意,陟岵不胜情。
锡类资纯孝,乡闾有令名。
这首诗描绘了对父母深厚情感的细腻表达,充满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与感激。首句“严亲久沦没”,表达了对已故父亲的哀思,而后一句“慈母幸康宁”则转向对尚在的母亲的庆幸和感激。接着,“鞠育同恩爱”一句,将父母的养育之恩比作同等的深情厚爱,强调了父母之爱的平等与伟大。
“悲欢异死生”这一句,巧妙地将人生的喜怒哀乐与生死的界限相对比,突出了生命中情感的复杂与深刻。接下来,“倚门犹慰意,陟岵不胜情”两句,通过“倚门”和“陟岵”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前者是想象中对母亲的依恋,后者则是对已故父亲的追忆,两相对照,更显出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最后,“锡类资纯孝,乡闾有令名”两句,既是对父母美德的赞美,也是对他们良好家风的肯定。这里“锡类”指给予同类,意味着父母的纯孝行为影响了周围的人,使得整个乡里都因此而闻名,赞扬了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以及对他们美德的颂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亲情和孝道的重视。
南山苍髯翁,阅世几千秋。
终以明自煎,晚为松滋侯。
孙枝后来秀,劲直馀风流。
亦学管城子,来从毛颖游。
故人使江南,江北停归辀。
持赠比岁寒,厚意岂暗投。
形貌若黄槁,风度犹清修。
轻健殊可人,不作绕指柔。
我贫得长閒,造物因冥搜。
诗成呼使前,脱帽明窗幽。
旁无赏音人,赖尔能点头。
无论及钱神,政恐为尔羞。
弹琴阅古画,煮茗仍有期。
一夕风雨来,且喜农亩滋。
中河不阻涩,舟楫亦所宜。
况闻新疾愈,当与嗜好睽。
何须顾小约,岂不是他时。
淡泊全精神,老氏吾将师。
幸因答来章,敢不以此咨。
此咨有深理,愿君勤且思。
往岁见此花开迟,手撷群芳因醉嗅。
今来须约烂漫看,及过风雨又已后。
主人为我特殷勤,架底深深掇孤秀。
密枝阴蔓不争开,薄红细叶尖相斗。
先时已落已扫除,最晚堪怜子所厚。
呼童归遗不可缓,金盘付与急奔骤。
暮还已见映雪髻,初拈尚觉香在袖。
官桥夜市正沽酒,沽酒共赏莫待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