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摄山㝛绿云庵二首·其二》
《游摄山㝛绿云庵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丛树未摇落,寒山已改容。

自携孤杖影,晚下最高峰。

烛隐秋声阁,诗成夜壑钟。

白头馀健在,幽处欲潜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摄山绿云庵游玩时所见的秋日景象,以及他内心的感慨。首句“丛树未摇落,寒山已改容”以对比手法,展现了秋天的静谧与山色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更替。接着,“自携孤杖影,晚下最高峰”两句,通过作者独自携带一根孤杖,晚时从最高的山峰下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探索精神。

“烛隐秋声阁,诗成夜壑钟”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诗意,烛光微弱,似乎隐匿于秋声之中,而诗人的思绪却如同夜壑中的钟声,悠远而深沉。最后,“白头馀健在,幽处欲潜踪”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活力,渴望在幽静之地寻找心灵的归宿,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生命意义及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入漳州

每说漳州非善地,霜威一扫瘴烟空。

低佪马上观风物,碧水青山似越中。

(0)

应天长

枕屏生绿山眉展,薄睡起来微带倦。

鹃声唤,莺声怨,花落絮飞春不管。

宿妆临镜懒,闲了粉奁香碗。

道是愁深病惯,如何心绪乱。

(0)

八声甘州二首·其一

更不须携酒看黄花,凄凉胜游稀。

但苏翁圃外,藏鸦细柳,相对依依。

回忆西湖旧梦,秋水浸渔矶。

今日登临地,风景都非。

自折茱萸簪帽,叹沈腰瘦减,泪满莱衣。

况天涯兄弟,不似雁同飞。

误江楼玉人凝伫,盼归舟、我尚未能归。

休怅望,有栏干处,总是斜晖。

(0)

洞仙歌二首·其一

樱桃带雨,近窗栊低亚。闲里匆匆过春社。

正高城,画角吹梦无端,天渐晓,梦到水精帘下。

梦残莺唤起,却道书来,小印分明玉人写。

冷语最销魂,花待郎归,待郎归,可怜花谢。

若留得、西湖柳绵儿,定说与,卿卿似侬游冶。

(0)

烛影摇红四首·其四

鹤怨猿惊,访邻寻里都非旧。

款门溪竹一枝无,莫问堂前柳。

梁燕移巢去久,土花斑苍苔半亩。

煮茶院落,烧笋光阴,几时能又。

卷尽荷钱,拗莲作寸还伤藕。

不如蒲苇早飘零,却待秋风后。

那更当歌对酒,算空留、千金敝帚。

向人青眼,只有西山,倚栏窥牖。

(0)

齐天乐九首·其七

梦中记得登山约,风声雨声催醒。

出郭浓阴,平堤新涨,此去柴桑村静。

寺门深迥,剩满地苍云,马蹄不稳。

人语吹来,重楼高倚万松顶。

还向虚亭坐久,听泉穿径竹,尘念都冷。

猿定安禅,鸟啼入梵,只有老僧心领。

经床试茗,却回忆年年,总孤清景。

犹是寻诗,一钟烟外暝。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