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洞风初定,乘桥日半明。
断岩流水转,低树湿云行。
林缺呈江练,泉香长石英。
谁怜去国者,犹听暮猿声。
入洞风初定,乘桥日半明。
断岩流水转,低树湿云行。
林缺呈江练,泉香长石英。
谁怜去国者,犹听暮猿声。
这首明代诗人傅汝舟的《同陈明水鼓山诗》描绘了山中清晨的景象。首句“入洞风初定”写进入山洞后,风势刚刚平息,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接着,“乘桥日半明”描绘了过桥时,阳光透过薄雾,显得朦胧而明亮。"断岩流水转"展现出山岩间流水潺潺,曲折流转,富有动态美。"低树湿云行"则描绘了湿润的云雾在低矮的树丛间缓缓移动,增添了神秘感。
下联“林缺呈江练”运用比喻,将江水比作洁白的绸带,通过树林的间隙映现出来,形象生动。"泉香长石英"进一步描绘泉水清澈,石英晶莹,泉水还带着淡淡的清香,给人以清凉之感。最后,诗人以“谁怜去国者,犹听暮猿声”收尾,表达了自己离开国都的孤寂心情,只能在傍晚时分听到山猿的哀鸣,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故土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鼓山的自然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幽深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忆昔尝北征,挂席渡扬子。
铁瓮城边王气收,三山明灭海云里。
一夜西风入广陵,沸天歌地动芜城。
千秋万载伤心地,明月高楼酒自倾。
诸君意气动南国,甘泉山畔逢颜色。
为歌长铗上君堂,感君倾盖开胸臆。
高堂灭烛正留宾,燕歌赵舞欢无极。
翠釜晶盘金叵罗,珠帘绮阁映微波。
筵前未歇莲花舞,道傍忽听《骊驹》歌。
骊驹不可驻,新知渐成故。
杨柳落邗沟,佳人渺天路。
江水东流北固高,冲风骇浪难飞渡。
男儿三十未成名,今朝白眼向谁青。
萋萋碧草江南陌,两度相思空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