祔葬从先子,高曾接墓田。
泪枯松柏日,哀断蓼莪天。
同穴重封树,如堂一几筵。
罗威吾欲作,没齿白杨边。
祔葬从先子,高曾接墓田。
泪枯松柏日,哀断蓼莪天。
同穴重封树,如堂一几筵。
罗威吾欲作,没齿白杨边。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哀述》系列之一,名为“其十”。屈大均为广东香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以诗文著称。
此诗以哀悼之情,表达了对逝去先人的深切怀念与追思。首句“祔葬从先子,高曾接墓田”点明了主题——跟随先祖安葬,将家族的血脉延续至高祖父和曾祖父的墓地,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继承。接下来,“泪枯松柏日,哀断蓼莪天”两句,通过描述泪水如松柏般枯竭,哀痛之情如同天空断裂,形象地描绘了悼念者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同穴重封树,如堂一几筵”则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怀念,想象着与先人共眠于同一墓穴,如同在家中宴请一般,充满了对逝者的思念与依恋。最后,“罗威吾欲作,没齿白杨边”表达了诗人想要为逝者立碑纪念的愿望,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也要在白杨树下留下对先人的永久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丧葬习俗的描绘,以及对先人深深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对传统、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可惜香红。又一番骤雨,几阵狂风。
霎时留不住,便夜来和月,飞过帘栊。
离愁未了,酒病相仍,便堪此恨中。
片片随、流水斜阳去,各自西东。
又还是、九十春光,误双飞戏蝶,并采游蜂。
人生能几许,细算来何物,得似情浓。
沈腰暗减,潘鬓先秋,寸心不易供。
望暮云、千里沈沈障翠峰。
渊明诗百篇,无一不说酒。
四顾宇宙间,独与此物厚。
子云苦家贫,日给或亡有。
艰难识奇字,草玄至白首。
时时载酒来,尚乃好事友。
吾兄斯人徒,性亦嗜醇酎。
宁知俗士嫌,益觉儿女丑。
孰云醉无度,婉婉春月柳。
区区布肉论,迟速同一朽。
但看古圣贤,得如饮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