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鲍老,甘受嘲,山婆婆,惜得骄。
■子来解腕,大头来间交。
黄头儿,黄头儿,白黄头儿有老时,鸦线靴头相伴飞。
山鲍老,甘受嘲,山婆婆,惜得骄。
■子来解腕,大头来间交。
黄头儿,黄头儿,白黄头儿有老时,鸦线靴头相伴飞。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山中自然之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与相互陪伴。通过“山鲍老”、“山婆婆”的形象,诗人展现了山中老树与老妇般的自然景物的智慧与慈爱。接着,“■子”和“大头”的出场,仿佛是山中的小动物,它们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解腕、间交,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最后,“黄头儿”这一形象,不仅以其鲜明的特征——“黄头”,象征着自然界的色彩与生命力,更以其“白黄头儿有老时,鸦线靴头相伴飞”的描述,表达了万物皆有生老病死,但自然界的循环不息,正如“鸦线靴头”与“黄头儿”相伴飞翔,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乘传逆知怀抱开,壁门春晚静尘埃。
萱明子舍虽云乐,檄愈头风得屡催。
横槊便知威黠虏,指踪端复赖长才。
维持江左风流在,富贵行看正鼎来。
见说当年梦甚真,公今高步挹清尘。
经传桐柏兼三洞,名在明廷接万神。
马过越山资浩气,花飞剡水正残春。
白云二友皆仙士,晤语多应一笑频。
圣主东南眷念劳。
绣衣行部辍名曹。
喜寻物外人多竺,应遇山中相有陶。
丹笔不摇吟笔健,颓风顿革古风高。
如何大展安邦手,勿使鲸鲵弄海涛。
陇蜀趋风泣向隅,征途殊喜读双趺。
他年新载碑中语,百万俱摧历古无。
乱山苍翠霭岚光,采药幽人凤子香。
路转峰回茅舍静,好寻绝顶访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