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成季·其二》
《次韵成季·其二》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挈杖过前麓,凉风动吾巾。

指点昔所玩,示我同心人。

徘徊路将夕,犹能望城闉。

平沙映回岸,黄叶迷青蘋。

石径亦可上,老眼俱为新。

危亭望更远,左右还多筠。

不觉夜气合,沾洒雨脚匀。

兴尽篝火归,隐约溪粼粼。

是中著佳士,与俗隔几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携杖独行于山麓,感受凉风拂面,沿途观赏景色,与友人交流,直至日暮仍流连忘返的情景。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下的平沙、黄叶、青蘋以及蜿蜒的石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首句“挈杖过前麓,凉风动吾巾”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独自漫步山间的情景,凉风吹动着头巾,既体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之感,也暗示了诗人的自由自在。接下来,“指点昔所玩,示我同心人”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共同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

“徘徊路将夕,犹能望城闉”表现了诗人虽已接近黄昏,但仍不愿离去,对城市边缘的眺望,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归宿。接着,“平沙映回岸,黄叶迷青蘋”两句,通过色彩对比和动态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平沙与回岸相互映衬,黄叶与青蘋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石径亦可上,老眼俱为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即使年岁渐长,但每一次攀登都如同发现新的世界,充满了新鲜感。最后,“危亭望更远,左右还多筠”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危亭之上,更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四周竹林环绕,增添了诗境的幽静与深邃。

“不觉夜气合,沾洒雨脚匀”描绘了夜幕降临,细雨绵绵,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而“兴尽篝火归,隐约溪粼粼”则以篝火归家作为结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独行,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寄韩仲止主簿·其三

介室于余亦外家,二年朝夕向长沙。

闻君往会临川葬,我不及前空叹嗟。

(0)

寄逸

思隐今年竹几竿,因人略不报平安。

门东叫认真痴绝,但有书来说饱餐。

(0)

送陈庆伯三首·其三

君到江南梅正开,折梅称寿亦佳哉。

平安傥遇重湖便,为把新诗写寄来。

(0)

寄梁鼎殿丞

登门长失约,千里阻关河。

每为秋风至,空令夜梦多。

旧时曾见许,新诺复如何。

想望临荒径,微微雨滴蓑。

(0)

题法轮寺

春色初收夏气清,路分松桧入峥嵘。

深盘岣嵝千峰下,远抱潇湘一线明。

大众总迷身在处,三关除却道方平。

山林若是有情住,何异红尘争利名。

(0)

明朝是岁除

明朝是岁除,萍梗身如寄。

年光马行疾,时事令人醉。

直语显官嗔,上书明主弃。

但作送穷文,慎勿言灾异。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