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兮我母,胡宁我虐。弗慎于仪,衅自下作。
母也尔容,姑乃义合。上行其义,怨者归薄。
是究是图,诚匪姑恶。
姑兮我母,胡宁我虐。弗慎于仪,衅自下作。
母也尔容,姑乃义合。上行其义,怨者归薄。
是究是图,诚匪姑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璘所作的《禽言六首(其三)姑恶》。诗中以拟人手法,通过“姑”(婆婆)和“我”(儿媳)的关系,探讨家庭中的伦理与和谐。诗人以“姑兮我母,胡宁我虐”起笔,表达儿媳对婆婆苛责的不解和委屈,暗示问题出在自己行为不够谨慎。接着,“弗慎于仪,衅自下作”强调了儿媳应该在行为举止上自我检点,以避免引发家庭矛盾。
“母也尔容,姑乃义合”指出婆婆应当以宽容和道义为准则,儿媳也应该遵循相应的礼数。诗人认为,如果上行下效,遵循道义,那么即使有怨气,也会逐渐消解。“是究是图,诚匪姑恶”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处理婆媳关系的期望,认为问题不在于婆婆的恶意,而是双方如何理解和处理彼此的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劝诫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要注重礼节,互相体谅,以维护和谐的家庭氛围。
怅忆青莲宇,今朝黄菊开。
遥知远公笑,不见白衣来。
窈窕人天阁,峥嵘日月回。
山川纷楚望,城阙动秋哀。
岘首羊公石,淮阴戏马台。
风烟那可即,逸兴杳难裁。
强负登楼作,虚传落帽才。
此时遥独酌,念尔重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