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一点玉髯翁,千古天师张士龙。
招弄斸山诗技巧,吐吞风月酒神通。
丹台一点玉髯翁,千古天师张士龙。
招弄斸山诗技巧,吐吞风月酒神通。
这首诗是对道教中的"天师"进行颂扬,特别是对张士龙的赞美。首句“丹台一点玉髯翁”通过形象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张士龙的仙风道骨,“丹台”可能指的是道观或修炼之地,而“玉髯翁”则象征着他清高脱俗,宛如神仙。紧接着的“千古天师张士龙”直接点出了被赞颂者的身份和尊称。
下一句“招弄斸山诗技巧”表达了对张士龙在文学上、尤其是诗歌创作上的高超造诣,他不仅道法通神,而且文笔生花。"吐吞风月酒神通"则形容他在修炼中能够呼吸天地之气,饮食自然之物,即便是饮酒也如同与宇宙之精华交流,显示出其超凡脱俗的境界和能力。
诗人白玉蟾通过这短短四句,不仅展现了张士龙的道法修为,更透露出他自身对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之情。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
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
归告我家卖黄犊。
夷陵道中游客归,广陵驿前暮雨飞。
萧萧瑟瑟听不得,推篷一望魂魄迷。
征裘湿尽不复暖,雨脚如丝那能断。
囊空羞涩对客灯,老仆助我发长叹。
谁家箜篌伤客心,邻舟少女弹哀音。
天涯孤棹正寥落,闻此清泪沾衣襟。
东望故乡不可即,白云烟树深更深。
朔风吹雨作寒雪,千山万山树琼阙。
隔滩败苇声飕飕,中有嫠妇泣幽咽。
连日拥衾不能起,行人断绝炊烟灭。
老仆为我言,风雨无归期。
前村有新酿,何如典征衣。
我闻此言神色豫,舟子持衣出林去。
千村雪拥犬不鸣,典衣典衣竟何处。
张公罢令宣城时,一门皆龙人不知。
焦台唾手起宫殿,飞甍切空人不见。
青绡系鬣来乖鳞,隙地相借乃敢嗔。
空中夜夜斗且死,五更还家唤龙子。
驱霆激雹鏖正酣,玄黄血中毙之矢。
此时举家飞上天,至今庙食清颍边。
呀然五穴五云朵,一出已润淮西田。
虚堂神鬼昼阴悄,罗拜时来白须老。
远人长揖亦有求,愿得还家布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