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三》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三》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忆早悬弧日,龙驹姚且都。

稼陶成苦窳,泉布一糊涂。

金策昭阳九,苍廌哂腐儒。

试询彭泽里,今有柴桑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对沈石友七虞诗的感怀之作,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社会风气、教育与道德观念,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忧虑。

首句“忆早悬弧日”,追忆往昔,悬弧是古代男子出生时的一种仪式,象征着对未来的期许与祝愿。接下来“龙驹姚且都”一句,以“龙驹”比喻杰出人才,暗示古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与期待。

“稼陶成苦窳”引用了《孟子》中的典故,稼陶是古代的农神,苦窳则是懒惰的意思,此处暗指古代社会对勤勉耕作的推崇与对懒惰的谴责。接着“泉布一糊涂”则讽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道德沦丧,将“泉布”(货币)与“糊涂”并置,形象地描绘出社会风气的败坏。

“金策昭阳九,苍廌哂腐儒”两句,以“金策”象征权力与权威,“昭阳九”可能是指古代帝王的居所或某种尊贵的地位,而“苍廌”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辨别贤愚的神兽,这里用来讽刺那些徒有虚名、实则无能的官员或知识分子。“哂腐儒”则表达了对这些人的轻蔑与不屑。

最后“试询彭泽里,今有柴桑无”借用陶渊明的典故,彭泽是陶渊明的故乡,柴桑则是他晚年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话意在询问,如今的彭泽里是否还有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追求真我、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表达了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九日黄

露丛花发例皆迟,异品敷金不诡随。
应节及时真可爱,登高且把泛瑶卮。

(0)

酴釄菊

春架秋篱景一同,想因分种自蚕丛。
但将酩酊酬佳切,不管花居酒品中。

(0)

野菊二首

熠熠溪边野菊黄,风前花气触人香。
可怜此地无车马,扫地为渠持一觞。

(0)

又密卣菊

化工也学割蜂房,秋卉妆成春蕊黄。
芬馥犹疑盛柜宗。

(0)

点绛唇 送李琴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
酒阑呼渡。
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
添愁绪。
断肠柔橹。
相逐寒潮去。

(0)

应天长·磬圆树杪

磬圆树杪,舟乱柳津,斜阳又满东角。
可是暮情堪剪,平分付烟郭。
西风影,吹易薄。
认满眼、脆红先落。
算惟有,塔起金轮,千载如昨。
谁信涌金楼,此际凭阑,人共楚天约。
准拟换樽陪月,缯空卷尘幕。
飞鸿倦,低未泊。
斗倒指、数来还错。
笑声里,立尽黄昏,刚道秋恶。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