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无登眺,留山待客来。
残花岩际落,野席雨边开。
雾合峰阴树,云飞洞口台。
醉忘归路远,昏夜踏泥回。
春尽无登眺,留山待客来。
残花岩际落,野席雨边开。
雾合峰阴树,云飞洞口台。
醉忘归路远,昏夜踏泥回。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与友人邢子愿侍御相约登临虎窟山洞,不料途中遭遇雨天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诗人情感的起伏。
首句“春尽无登眺”,点明季节已至暮春,却未能如愿登高远眺,流露出一丝遗憾。接着“留山待客来”一句,转而表达对友人的期待与热情,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段美好时光。
“残花岩际落,野席雨边开”两句,以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暗示了天气的变化。花落与花开,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雾合峰阴树,云飞洞口台”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山峰隐蔽、树木葱郁的画面,以及云彩在山洞入口处飘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也映射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敬畏。
“醉忘归路远,昏夜踏泥回”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在友人的陪伴下,诗人沉浸在酒香与友情之中,忘记了归途的遥远与夜晚的泥泞,直到夜深才返回。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表达了他们对这次相聚的珍视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暮春时节共同经历的美好瞬间,以及面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忆昨岁莫止,慷慨生死机。
拟韵追先哲,持为自寿诗。
成篇示叔季,心然口交非。
讵知不一霜,季兮先露晞。
兴思发永叹,载言涕肆颐。
万化同于尽,彭铿空厖眉。
日月不我与,去去气力衰。
且进尊中醁,勿作儿女悲。
殷勤晋鼎心,趋前舞莱衣。
载月船空漾寒绿,掀篷半卧听渔曲。
谁家留连万玉妃,羞露腰肢和面目。
有缘窃见驼酥胸,灵坚习习生香风。
剡溪藤下路如掌,忆在西湖烟雨中。
迦叶相迎开笑口,汤休谢昼几搔首。
世间不尽有馀机,除却逃禅人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