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台湾·其四》
《吊台湾·其四》全文
清 / 陈季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台阳非复旧衣冠,从此威仪失汉官。

壶峤居然成弱水,海天何计挽狂澜。

谁云名下无虚士,不信军中有一韩。

绝好湖山今已矣,故乡遥望泪阑干。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季同所作的《吊台湾(其四)》。诗中表达了对台湾局势的深切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台阳非复旧衣冠,从此威仪失汉官。”以“台阳”代指台湾,指出台湾的风貌与过去大不相同,原有的秩序和礼仪已经丧失,暗示了台湾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改变。

颔联“壶峤居然成弱水,海天何计挽狂澜。”运用比喻手法,将台湾比作难以逾越的“弱水”,形象地描绘出台湾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困惑和无奈。

颈联“谁云名下无虚士,不信军中有一韩。”通过反问和引用典故,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忠诚将领的期待。这里的“韩”可能指的是韩信,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以此表达对能够力挽狂澜之才的期盼。

尾联“绝好湖山今已矣,故乡遥望泪阑干。”直接抒发了对美好景象不再的哀叹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忧国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台湾现状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台湾局势的忧虑、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作者介绍
陈季同

陈季同
朝代:清

陈季同(1851~1905),字敬如,福建侯官人。同治八年(1869)肄业于福建船政学堂,习法语。十二年(1873)朝议拟派使驻西洋各国,船政大臣沈葆桢保以都司,偕洋员日尔格游历欧州。十三年(1874)归,升参将,并加副将衔。十四年(1875)起,随李凤苞使各国,为翻译,后朝廷交涉多委之。三十一年(1905)卒于金陵,时主官报、翻译两局。著有《三乘槎客诗文集》十卷、《庐沟吟》一卷、《黔游集》一卷及法文书数种
猜你喜欢

和无为张真人见寄韵·其一

当年蹑屩上清中,指点虚无问道宗。

几共五更听夜雨,长怀一月坐春风。

身游璧水功名薄,目断耆山誉望隆。

千里椷诗劳问讯,词源决峡势何穷。

(0)

奉教和资中八景·其五盘峰暮雨

薄暮苍芒雨满空,开帘已失眼前峰。

归鸦翅重飞还止,别墅云迷淡又浓。

牧子荷蓑愁日暝,群蛮含帽不头童。

荒村灯火沈沈静,祇听招提递远钟。

(0)

柏台馀思为陆广平御史作

柏台有君子,衷怀孰能知。

朝伸澄清志,夕起追慕思。

所思何以见,感此柏上乌。

乌雏未能飞,乌母每哺之。

一朝雏远举,返哺答母慈。

人生亦奚为,成此长别离。

严亲掩重泉,欲见杳无期。

尚幸有阿祖,远在天一涯。

得禄弗得养,痛此乌不如。

闻之重予感,泫然双泪垂。

作诗写子悲,於焉寄吾私。

(0)

环翠轩

兹轩新创古城隈,地僻幽寻客到稀。

风引浮岚来几席,鸟拖空翠入檐扉。

长杨拔地青千尺,叠嶂当轩玉四围。

单父政平民讼息,时来徙倚弄金徽。

(0)

中秋小酌录呈诸贤友二首·其二

待月空庭得月迟,月临山顶发清辉。

初离沧海寒光湿,才转瑶台列宿稀。

清助婆娑看处兴,影随零乱舞时衣。

相逢尽是他乡客,休唱惊乌绕树飞。

(0)

陵阳春晓图为审理赋

陵阳山下林亭好,更有高人为卜邻。

几个修篁鸣翠雨,一溪流水隔红尘。

灵尨过涧能迎客,幽鸟到窗如唤人。

一住梁园惊岁月,春来顿觉梦归频。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