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伯庸开平书事次韵四首·其二》
《伯庸开平书事次韵四首·其二》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身如病鹤倦梳翎,往事犹存旧汗青。

伏日赐冰来上苑,晚风传竹度疏棂。

承恩裁诏心抽茧,落笔诛奸眼拔钉。

惆怅当今人物论,披衣危坐望晨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饱经世事的文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时局的深切忧虑。首句“身如病鹤倦梳翎”以病鹤自比,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历经沧桑后的疲惫与无力感,仿佛羽毛不再光鲜,象征着岁月的侵蚀和生命的消逝。

“往事犹存旧汗青”一句,将个人经历与历史相联结,暗示了主人公虽已老去,但过往的岁月与事迹依然被历史铭记,留下痕迹。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时间的无情,也表达了对过往成就的自豪与留恋。

“伏日赐冰来上苑,晚风传竹度疏棂”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清凉景象,冰块在上苑中传递,晚风吹过竹林,穿过窗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这一场景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承恩裁诏心抽茧,落笔诛奸眼拔钉”则揭示了主人公作为文官的身份与职责。他不仅要处理政务,起草诏令,内心承受着如同抽丝剥茧般的压力;同时,面对邪恶势力,他敢于直言,不畏权贵,落笔诛奸,展现出正直与勇气。

最后一句“惆怅当今人物论,披衣危坐望晨星”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忧虑与失望。主人公在夜晚披衣而坐,凝视着晨星,似乎在思考着如何改变现状,或是对未来充满期待与迷茫。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文人士大夫在复杂社会中的内心世界和道德抉择。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载月偶成

兰舟待藕滩,塞景耐盘桓。

天暝山疑近,月高湖似宽。

琉璃为世界,星斗未阑干。

适可归岩馆,川风落夕寒。

(0)

出古北口·其四

兴州厄鲁例来迎,效力驰驱各尽诚。

三十年前皆劲敌,念兹惟益凛持盈。

(0)

宾竹室

新笋成篁绿郁森,非耽幽籁学虚心。

如云伐木兴宵雅,亦欲频游君子林。

(0)

清贮斋

山已清兼水复清,与心谋是静无营。

高斋一例惟虚受,坦荡不亏亦不盈。

(0)

远秀山房

山房来远秀,宜望复宜餐。

朝暮岚和霭,杉枫翠与丹。

虚明无尽藏,遥绪可探端。

缅想陶徵士,方当五字安。

(0)

过卢沟桥书怀

微波春水涨沙滩,讵啻春微桑且乾。

祗以浑流非一往,每防夏汛有千难。

作堤已逮骑墙势,输尾惟图措火安。

博览从来治河策,不宁斯矣为长叹。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