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笋成篁绿郁森,非耽幽籁学虚心。
如云伐木兴宵雅,亦欲频游君子林。
新笋成篁绿郁森,非耽幽籁学虚心。
如云伐木兴宵雅,亦欲频游君子林。
这首诗描绘了宾竹室中新长成的竹子,以及诗人对竹子独特品质的赞美与向往。首先,“新笋成篁绿郁森”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竹子从幼小的笋芽成长为茂密竹林的过程,绿色浓密,生机勃勃。接着,“非耽幽籁学虚心”表达了诗人对竹子谦逊、空灵品质的欣赏,认为竹子不仅外形美丽,更蕴含着深刻的内在精神。然后,“如云伐木兴宵雅”可能是在借喻,暗示了对破坏自然和谐行为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夜晚宁静、优雅生活的向往。最后,“亦欲频游君子林”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希望经常探访、亲近这种象征君子美德的竹林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宾竹室中的竹子,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和内在精神,也隐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嘉平时候,算尧阶蓂叶,才方开六。
婺女当年曾降瑞,产作仙姿清淑。
金玉满堂,儿孙满目,心事今都足,嘻嘻哈哈,一门和气可掬。
何幸诞节称觞,湖山堂上,燕集皆亲族。
犹子不能歌盛美,但借湖山为祝。
福比湖深,寿齐山耸,岁岁颜如玉。
好陪王母,共看几度桃熟。
皇家景运合无疆。天子坐明堂。
丰年多黍,四方争报时康。酒常清,花易好,寿君王。
天宫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不知何事,椒涂暗淡,瑶殿凄凉。宝镜玉台光。
可奈画眉人去,脂泽散馀芳。极目望潇湘。
波遥草远,只见残阳。南山古阜,松柏茂,蔚苍苍。
杳霭宫商。风过金殿琳琅。道歌繁,严鼓近,惨悲伤。
水凝愁,山攒恨,烟淡云黄。
神山何在,蟠桃已远,弱水何长。
最难堪,回翟雉,返鸾凰。向芙蓉别殿、谩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