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来远秀,宜望复宜餐。
朝暮岚和霭,杉枫翠与丹。
虚明无尽藏,遥绪可探端。
缅想陶徵士,方当五字安。
山房来远秀,宜望复宜餐。
朝暮岚和霭,杉枫翠与丹。
虚明无尽藏,遥绪可探端。
缅想陶徵士,方当五字安。
这首诗描绘了远秀山房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房周围的自然风光。首句“山房来远秀”,开篇即点出山房之景的秀丽,引人入胜。接着,“宜望复宜餐”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山房景色的喜爱,也暗示了在此处观景、用餐的愉悦体验。
“朝暮岚和霭,杉枫翠与丹”描绘了山房周围朝夕变化的云雾和树木的色彩,晨间的雾气与傍晚的烟霞交织在一起,杉树与枫树的绿叶与红叶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虚明无尽藏,遥绪可探端”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山房环境的赞美,通过“虚明”二字,展现了山房内光线的明亮与空灵,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宝藏。而“遥绪可探端”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房背后深远历史文化的向往与探索。
最后,“缅想陶徵士,方当五字安”将思绪拉回古代,以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山房中找到心灵安宁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山房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追求。
沙西林杪寺,殿倚石棱开。
晓月僧汲井,残阳钟殷台。
河冲绿野去,鸟背白云来。
日夕唯增思,京关未想回。
盈尺知丰稔,开窗对酒壶。
飘当大野匝,洒到急流无。
密际西风尽,凝间朔气扶。
乾摧鸟栖蘖,冷射夜残垆。
赞月澄斜汉,兼沙搅北湖。
惭于郢客坐,一此调巴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