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山灯献徐尚书·其二》
《观山灯献徐尚书·其二》全文
唐 / 温庭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九枝应并耀,午夜忽潜然。

景集青山外,萤分碧草前。

辉华侵月影,历乱写星躔。

望极高楼上,摇光满绮筵。

(0)
注释
九枝:形容多枝蜡烛。
耀:闪烁。
午夜:深夜。
忽:忽然。
景集:月光聚集。
青山:远处的山。
萤分:萤火虫飞舞。
碧草:绿色的草丛。
辉华:光芒。
侵:穿透。
月影:月色。
星躔:星星的运行轨迹。
极高楼:高楼之上。
摇光:摇曳的星光。
绮筵:华丽的宴席。
翻译
九枝蜡烛同时燃烧,深夜中忽然闪烁起来。
月光洒在远处的青山,萤火虫在碧绿草丛前飞舞。
光芒穿透月色,星星的轨迹在其中错落有致地显现。
仰望高楼上空,星光摇曳,照亮了华丽的宴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皓的作品,名为《观山灯献徐尚书(其二)》。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华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

“九枝应并耀,午夜忽潜然。”这里,“九枝”指的是灯笼,可能是指九盏连在一起的灯串。诗人用“应并耀”来形容灯光闪烁、交相辉映的场面,给人以节日或庆典的氛围。午夜时分,这些璀璨的灯火突然变得柔和而不再刺眼,仿佛在静谧的夜晚中悄然展现。

“景集青山外,萤分碧草前。”诗人将视线转移到远处,“景集”意味着风景汇聚之地。“青山外”的灯光与“碧草前”的萤火虫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自然与人为光影交织的美丽画面。

“辉华侵月影,历乱写星躔。”这里,“辉华”指的是灯光,它们仿佛能够穿透夜幕直达月亮和星辰,甚至似乎在与这些天体进行着某种交流。诗人以此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叹与向往。

“望极高楼上,摇光满绮筵。”“望极”表明诗人的视线已经达到极限,而那“高楼上”的灯火却依旧闪耀,不断地在空中摇曳着光芒。这里的“绮筵”可能是指某种装饰物或织品,灯光照在其上,更显得华丽夺目。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壮观又不失温婉的场景。温庭皓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将灯火、山川、草木和星辰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神秘与美感。

作者介绍
温庭皓

温庭皓
朝代:唐

温庭皓,唐诗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国子助教温庭筠弟。大中末,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从事。咸通中,辟徐州崔彦曾幕府。庞勋反,使庭皓草表求节度,庭皓拒之,遂遇害。诏赠兵部郎中。与段成式、韦蟾友善。《全唐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九0、《新唐书》卷九一、《资治通鉴》卷二五一、《唐诗纪事》卷五八。
猜你喜欢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其三竹里横琴

笑拂孤桐媚此君,似携馀兴度湘云。

夕林径小人稀到,弹与辽天海鹤闻。

(0)

题林良箴所藏文与可墨竹

兔鹘萧条墨影深,湖州真迹重千金。

梦回月冷閒堂曙,空翠濛濛上客簪。

(0)

书墨竹二首·其二

㲯毵翡翠羽,错落珊瑚枝。

凤鸟久不至,琼箫空自吹。

(0)

书黄桂家画鸽鹑

争饮耻群鸡,高飞谢黄鹄。

落日坡草寒,萋萋惯幽独。

(0)

赠判官秩满赴天官

府僚官满动行轩,西出闽关望白门。

千里独随征骑别,一廉多付路人言。

趋朝不用逢杨意,荐剡于今有巨源。

明到南宫应考绩,政成此外更何论。

(0)

寒夜宴别陈叔晦

县城高馆宴离觞,共对寒灯别意长。

孤嶂啼猿惊落叶,谁家残笛度微霜。

云山驿路遥相送,鱼鸟沧洲旧莫忘。

知尔怀人何处是,秣陵春树远苍苍。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