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忙里。把新词寄。偷閒里。再写新词寄。
点点行行,红笺畔,都成泪。愁远道、开看泪如洗。
鹃啼苦,春迤逦。折垂杨、缕缕情丝系。
漫天絮影飘残后,过短巷、怕重伫吟辔。
梦醒事往,杳隔千里。晚景苍茫,对此。空想欢娱地。
尽扫欢娱意。
百忙里。把新词寄。偷閒里。再写新词寄。
点点行行,红笺畔,都成泪。愁远道、开看泪如洗。
鹃啼苦,春迤逦。折垂杨、缕缕情丝系。
漫天絮影飘残后,过短巷、怕重伫吟辔。
梦醒事往,杳隔千里。晚景苍茫,对此。空想欢娱地。
尽扫欢娱意。
这首《婆罗门令》是汪东在清末近现代初的作品,词中表达了作者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反复书写思念之情,但收信人却在远方,词句间充满了离愁别绪。"点点行行,红笺畔,都成泪"描绘了词人笔下情感的浓烈,每字每句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愁远道、开看泪如洗",进一步渲染了对远方人的深深忧虑和期待。
"鹃啼苦,春迤逦"借杜鹃鸟的哀鸣和春天的漫长,增添了悲凉气氛。"折垂杨、缕缕情丝系"则通过折柳这一传统习俗,寄托了绵长的情感。"漫天絮影飘残后,过短巷、怕重伫吟辔",词人担心看到飘落的柳絮会勾起更深的回忆,害怕再次陷入沉思。
"梦醒事往,杳隔千里"表达了梦境与现实的差距,以及与心上人空间上的遥远。"晚景苍茫"与"空想欢娱地"形成对比,词人面对眼前的凄凉景色,只能徒然怀念过去的欢乐时光。最后,"尽扫欢娱意"道出了词人心中的失落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在时空交错中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