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牟监簿斋宫》
《次韵牟监簿斋宫》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蛮触追奔竞一豪,市朝酣战万灵鼍。

斋房只在秋山外,吟卷自随明月多。

问字人须烦谢绝,敲门僧亦莫谁何。

竹宫曾见神君否,且乞天瓢为挽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jiān簿zhāigōng
sòng / fāngyuè

mánchùzhuībēnjìngháoshìcháohānzhànwànlíngtuó

zhāifángzhīzàiqiūshānwàiyínjuànsuímíngyuèduō

wènrénfánxièjuéqiāoménsēngshuí

zhúgōngcéngjiànshénjūnfǒuqiětiānpiáowèiwǎn

翻译
蛮触争斗如豪杰,市场战场万灵鳄鱼戏。
斋房隐于秋山之外,诗卷常伴明月共长夜。
寻问文字的人需婉拒,敲门的僧人不知是谁。
竹宫中可曾遇见神君?暂求天瓢来拯救干涸的河流。
注释
蛮触:古代神话中的小虫,象征争夺。
追奔竞:追逐争斗。
豪:豪杰。
市朝:集市或朝廷,此处比喻世俗场所。
酣战:激烈战斗。
万灵鼍:形容众多生物参与的热闹场景。
斋房:修行者的静室。
秋山:寓意远离尘世的宁静之地。
吟卷:诗卷,指诗作。
问字人:询问学问的人。
烦谢绝:客气地拒绝。
敲门僧:来访的僧人。
竹宫:竹林中的神庙。
神君:神祇或尊贵的神灵。
乞:请求。
天瓢:天赐的器物,可能象征力量或资源。
挽河:拯救河流,比喻解救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牟监簿斋宫》。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美景感受的诗句。

"蛮触追奔竞一豪,市朝酣战万灵鼍。"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激烈的战争场面,通过“蛮触”、“追奔竞”等动词,展现了战事的紧张与混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纷争生活的不满和逃避之情。

"斋房只在秋山外,吟卷自随明月多。"

这两句则转换了语境,将视角引向诗人隐居的斋房。"秋山"给人以静谧肃穆之感,而“明月”则象征着清辉与宁静。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吟诵诗卷,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平和。

"问字人须烦谢绝,敲门僧亦莫谁何。"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的排斥与不耐。"问字人"可能是指来访者,而"敲门僧"则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即使是友好之人的到来,也被视为一种打扰。

"竹宫曾见神君否,且乞天瓢为挽河。"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神秘色彩和仙境想象。“竹宫”、“神君”等词汇让人联想到道教的修炼之地或仙界,而“天瓢”和“挽河”则可能是指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或者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与隐居、世俗与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寄托于自然之中的情感。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自海上归与本师云和尚夜话

不侍巾瓶侧,匆匆已十年。

早知布毛意,何用草鞋钱。

夜雨谈诗坐,孤灯对榻眠。

别来多少事,语罢欲潸然。

(0)

浣溪沙

春恨年时没处寻。一春情比一春深。

开帘独坐怕春阴。

醒醉两般无好计,等闲消息待青禽。

寒香数点故人心。

(0)

文儒咏.建安七子

济济罗诸彦,明时信康哉。

南皮乐高会,西园良夜开。

绸缪结君心,自竭理无乖。

不睹桢与干,谁论邺宫材?

(0)

金缕曲.寿李木斋前辈即送其还京之作

把酒为君寿。论世间、高名曼福,似君稀有。

但使雍容平进取,黑发便跻台斗。

况才力、渊涵地负。

默数吾乡谁健者,定琼琚、玉佩追欧九。

曾小试,掞天手。周南留滞今非久。

却回头、天吴罔象,涛飞山走。

指点齐州烟点外,朱鸟回吟霜咮。

震大地、洪钟一吼。

唤醒市朝红紫梦,看东方、耿耿苍龙宿。

天莫醉,赐鹑首。

(0)

客南归述所闻戏作一绝

青史埋名愿已如,青山埋骨愿犹虚。

可怜鴂舌空相问,不识何方有鉴湖。

(0)

题夏内史集·其一

鸱枭革面化鸾皇,禹贡尧封旧土疆。

大业未成春泄漏,横刀白眼问穹苍。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