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寿李木斋前辈即送其还京之作》
《金缕曲.寿李木斋前辈即送其还京之作》全文
清 / 文廷式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把酒为君寿。论世间、高名曼福,似君稀有。

但使雍容平进取,黑发便跻台斗。

况才力、渊涵地负。

默数吾乡谁健者,定琼琚、玉佩追欧九。

曾小试,掞天手。周南留滞今非久。

却回头、天吴罔象,涛飞山走。

指点齐州烟点外,朱鸟回吟霜咮。

震大地、洪钟一吼。

唤醒市朝红紫梦,看东方、耿耿苍龙宿。

天莫醉,赐鹑首。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文廷式为祝贺李木斋前辈还京而作,以饮酒祝寿的形式,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和祝愿。诗人首先称赞李木斋的高尚名声和幸福生活,认为在世间少有能与之匹敌者。接着赞美他的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已取得显著成就,暗示他未来更可期。

诗人提到李木斋的故乡人才辈出,暗示他也是其中佼佼者,如瑰宝般珍贵,甚至可以媲美宋代词人欧阳修。接下来,诗中描绘了李木斋即将离开南方,如同周公南归,不久将回到朝廷任职。诗人想象他一展抱负,如同天吴罔象(神话中的水神)和涛山共舞,影响力巨大。

诗人进一步描绘李木斋的雄心壮志,他的言论如朱鸟(凤凰)鸣叫,声音响彻云霄,如同洪钟震动大地,唤醒了繁华都市中人们的功名利禄之梦。最后,诗人期盼东方破晓,象征着李木斋的到来将带来新的希望,如同苍龙宿照,预示着光明的未来。

结尾处,诗人劝诫李木斋不要沉醉于眼前的荣耀,而是要继续努力,期待他能像鹑首星一样,引领众人前行。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是对前辈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文廷式

文廷式
朝代:清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芸阁,号纯常子、罗霄山人等,江西省萍乡市城花庙前(今属安源区八一街)人,清咸丰六年丙辰十二月二十六日辰时(公元1856年1月21日)生于广东潮州,成长于官宦家庭,为陈澧入室弟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词家、学者,在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反和,并积极致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1898年戊戌政变后出走日本。
猜你喜欢

蝶恋花·费尽东君无限巧

费尽东君无限巧。
玉减香销,回首令人老。
梦绕岭头归未到。
角声吹断江天晓。
燕子来时春正好。
寸寸柔肠,休问愁多少。
从此欢心还草草。
凭栏一任桃花笑。

(0)

菩萨蛮·云屏月帐孤鸾恨

云屏月帐孤鸾恨。
香消玉减无人问。
斜倚碧琅玕。
萧萧生暮寒。
低垂双翠袖。
袖薄轻寒透。
庭院欲黄昏。
凝情空断魂。

(0)

临江仙·瘦损东阳缘底事

瘦损东阳绿底事,离愁别恨难禁。
夜长谁共拥孤衾。
来时青鬓在,今已二毛侵。
流水青山依旧是,兰桡往事空寻。
一番风雨又春深。
桃花都落尽,赢得是清阴。

(0)

临江仙·乱後此身何计是

乱后此身何计是,翠微深处柴扉。
即今双鬓已如丝。
虚名将底用,真意在鸱夷。
治国无谋归去好,衡门犹可楼迟。
不妨沉醉典春衣。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0)

点绛唇·屈指新冬

屈指新冬,肃霜天气重阳后。
授衣时候。
兰菊香盈袖。
此日生申,维岳钟神秀。
倾名酎。
篆添金兽。
共祝如椿寿。

(0)

点绛唇·蕙怨兰愁

蕙怨兰愁,玉台羞对啼妆面。
懒匀香脸。
不放眉峰展。
幽恨谁知,锦字空传远。
何时见。
为郎肠断。
不似郎情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