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夹路向边城,云里楼台粉堞明。
到处长看霜树色,无时不听野泉声。
松间石鼠冲人散,雨后山鸡绕涧鸣。
最喜秋来烽火少,题诗终日只閒行。
寒花夹路向边城,云里楼台粉堞明。
到处长看霜树色,无时不听野泉声。
松间石鼠冲人散,雨后山鸡绕涧鸣。
最喜秋来烽火少,题诗终日只閒行。
这首诗描绘了边城路上的秋景,充满了静谧与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寒花夹路向边城”,寒花点缀在道路两旁,向着边城延伸,既点明了季节与地点,也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云里楼台粉堞明”一句,将视线拉高,云雾缭绕中的楼台与城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展现出边城的雄伟与神秘。
“到处长看霜树色,无时不听野泉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城的自然风光,霜树的颜色与泉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与静、色彩与声音相融合的画卷。霜树的色彩变化丰富,野泉的声音悠扬悦耳,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松间石鼠冲人散,雨后山鸡绕涧鸣。”这两句则通过动物的活动,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石鼠在松林间穿梭,山鸡在雨后的山涧边鸣叫,这些小生灵的活动为边城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最后,“最喜秋来烽火少,题诗终日只闲行。”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自然生活的喜爱。秋天的到来意味着战争的减少,诗人可以在这样的季节里悠闲地行走,欣赏美景,题诗留念,享受宁静与和谐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边城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皇天祐我宋,衮衮生巨人。
正学迈贾董,彤庭亲选抡。
声名喧宇宙,勋业见寅亮。
伟哉吕与李,王陈踵经纶。
文章特馀事,德行金玉纯。
文靖有雅量,风云际熙辰。
所以到圣治,唐虞俗再淳。
先生轶前驾,学力欺孟荀。
平生事靖退,墨头自要津。
群小竞狐媚,佳兵媒其身。
挺然出正论,玉色垂大绅。
银台凛风驳,世仰凤与麟。
直道志丘壑,通涂辍枢钧。
岂为一己计,宁牧千里民。
泉山号大郡,氓贾甲七闽。
以宽则容奸,急则鳏寡颦。
先生得其道,三年政和均。
孰疾不得医,孰屈不得伸。
餐药置左右,砂芹不再陈。
建阁储六籍,凿井膏城闉。
巍巍百雉堞,楼橹俄一新。
海壖亦有学,穷邑增廪囷。
百废已具举,一毫不惊尘。
此特以迹言,孰识襟怀春。
下士有一善,不啻连城珍。
斯民有一隐,不啻闻频呻。
遂令无远迩,士民尽归仁。
四海望霖雨,行当趋紫宸。
皋夔踵高躅,岂特诸子伦。
某也未闻道,一官尝苦辛。
蹉跎二纪馀,抱志几郁湮。
得宰山水县,低头抚凋贫。
连岁田少收,输殿不见嗔。
顷年有疑狱,口讷愧訚訚。
高明一垂照,三囚脱死濒。
缪政了无术,教条每知遵。
罪戾惧不免,荐扬果何因。
感恩方激切,归辕遽攀轮。
焦桐既蒙盼,寿或柏与椿。
敢不自奋励,冀陪东阁宾。
《送邹给事》【宋·陈宓】皇天祐我宋,衮衮生巨人。正学迈贾董,彤庭亲选抡。声名喧宇宙,勋业见寅亮。伟哉吕与李,王陈踵经纶。文章特馀事,德行金玉纯。文靖有雅量,风云际熙辰。所以到圣治,唐虞俗再淳。先生轶前驾,学力欺孟荀。平生事靖退,墨头自要津。群小竞狐媚,佳兵媒其身。挺然出正论,玉色垂大绅。银台凛风驳,世仰凤与麟。直道志丘壑,通涂辍枢钧。岂为一己计,宁牧千里民。泉山号大郡,氓贾甲七闽。以宽则容奸,急则鳏寡颦。先生得其道,三年政和均。孰疾不得医,孰屈不得伸。餐药置左右,砂芹不再陈。建阁储六籍,凿井膏城闉。巍巍百雉堞,楼橹俄一新。海壖亦有学,穷邑增廪囷。百废已具举,一毫不惊尘。此特以迹言,孰识襟怀春。下士有一善,不啻连城珍。斯民有一隐,不啻闻频呻。遂令无远迩,士民尽归仁。四海望霖雨,行当趋紫宸。皋夔踵高躅,岂特诸子伦。某也未闻道,一官尝苦辛。蹉跎二纪馀,抱志几郁湮。得宰山水县,低头抚凋贫。连岁田少收,输殿不见嗔。顷年有疑狱,口讷愧訚訚。高明一垂照,三囚脱死濒。缪政了无术,教条每知遵。罪戾惧不免,荐扬果何因。感恩方激切,归辕遽攀轮。焦桐既蒙盼,寿或柏与椿。敢不自奋励,冀陪东阁宾。
https://shici.929r.com/shici/pCu1F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