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怕凋零不忍栽,问云何处正初开。
小窗尽日看春至,短帽无人彻夜陪。
光景长如新月上,杖藜懒向小园隈。
最怜飞玉朝来见,不怪狂风急雨催。
为怕凋零不忍栽,问云何处正初开。
小窗尽日看春至,短帽无人彻夜陪。
光景长如新月上,杖藜懒向小园隈。
最怜飞玉朝来见,不怪狂风急雨催。
这首诗名为《瓶梅》,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珍视之情。首句"为怕凋零不忍栽",写出了诗人对梅花易凋零的忧虑,因此不愿轻易种植;"问云何处正初开",则流露出诗人寻找初绽梅花的期待和好奇。
接下来的两句"小窗尽日看春至,短帽无人彻夜陪",描绘了诗人独自欣赏梅花的情景,即使没有陪伴,也愿意整日凝视,直至夜晚。"光景长如新月上",运用比喻,形容梅花的清丽如同新月升起,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一句"最怜飞玉朝来见,不怪狂风急雨催",表达了诗人对早晨绽放的梅花尤为喜爱,即使面临风雨摧残,也不以为意,更显其坚韧与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