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乔木阴当户,五亩幽居水映茅。
好古喜寻遗老问,避喧懒与贵人交。
从兄受学惭苏辙,与弟分财笑薛包。
孝友传家得无愧,聚蚊免使退之嘲。
百年乔木阴当户,五亩幽居水映茅。
好古喜寻遗老问,避喧懒与贵人交。
从兄受学惭苏辙,与弟分财笑薛包。
孝友传家得无愧,聚蚊免使退之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高雅。首联“百年乔木阴当户,五亩幽居水映茅”以乔木和小屋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诗人通过“百年”和“五亩”的描述,既体现了时间的悠长和空间的有限,又暗示了生活态度的淡泊与从容。
颔联“好古喜寻遗老问,避喧懒与贵人交”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热爱古代文化,乐于向老一辈学者请教;同时,他厌恶世俗的喧嚣,不愿与权贵阶层交往,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颈联“从兄受学惭苏辙,与弟分财笑薛包”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兄长学习的尊敬和对自己的谦逊,以及与弟弟分享财物的慷慨。这里引用了苏辙和薛包的故事,苏辙是宋代文学家,以其勤奋好学著称;薛包则是汉代的义士,以分财给兄弟而闻名。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既展示了自己在学问上的追求,也体现了在道德上的高尚情操。
尾联“孝友传家得无愧,聚蚊免使退之嘲”总结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道德标准。他强调孝顺和友爱是家族传承的重要品质,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无愧于这些传统美德;同时,他也担心自己如果过于追求名利,可能会受到韩愈(退之)的讽刺。韩愈曾批评过分追求功名的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道德坚守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和高尚人格,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道德的严格要求。
小夫智解短,锥刀竞其身。
养志与养体,孰为能事亲。
堂堂父母躯,浩浩仁义贫。
此贫不以道,此乐岂非真。
我知我天分,人言葛天民。
杨郎丘壑尚,草堂脩竹林。
去郭十里近,而无车马音。
鹤怨不应闻,鸥盟政尔寻。
九畹兰荃富,三径蓬蒿深。
窗间焦尾曲,聊答清风吟。
英英彼白云,出岫得无心。
渊明既容膝,那复历岖嵚。
狂夫十年狂,客鬓吴霜侵。
因君发深省,杖藜合从今。
寄傲有馀地,不妨成盍簪。
一官坐渡头,事简多是閒。
口口说庙灵,祭赛纷强顽。
逐日享馂馀,赢得酡客颜。
江风吹不散,借此资身孱。
俸钱给不多,悔离禁卫班。
妻子号寒饥,语下嗟间关。
俟代尚尔遥,掷珓卜善还。
随时了应酬,惟恨得酒悭。
急流漱乱石,石色白齿齿。
瞥见水色浑,篱头过山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