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宿惠山精舍》
《秋夜宿惠山精舍》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惠山草堂秋夜清,道人夜坐听泉声。

中庭不见古松影,西岭却遮新月明。

一里松庵期信宿,十年鹿洞梦孤征。

明朝藜杖须将去,从我閒行三两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宝在明末秋夜于惠山草堂的静谧体验。首句“惠山草堂秋夜清”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夜晚山间的凉爽与宁静。接着,“道人夜坐听泉声”一句,通过“道人”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通过“听泉声”这一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之美。

“中庭不见古松影,西岭却遮新月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了中庭的空旷与寂静,另一方面则通过“西岭遮新月明”描绘了远处山岭与明亮月光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

“一里松庵期信宿,十年鹿洞梦孤征”两句,通过“松庵”与“鹿洞”的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信宿”(连续住宿)和“孤征”(孤独的旅行)的使用,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明朝藜杖须将去,从我閒行三两生”两句,以“藜杖”(粗朴的拐杖)为象征,预示着诗人即将离开此地,踏上新的旅程。这里的“閒行”(悠闲地行走)不仅描绘了诗人未来的行动状态,也反映了他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长信秋词五首·其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0)

和武相公中秋夜西蜀锦楼望月得清字

德星摇此夜,珥月满重城。

杳霭烟氛色,飘飖砧杵声。

令行秋气爽,乐感素风轻。

共赏千年圣,长歌四海清。

(0)

后庭花·其二

轻盈舞伎含芳艳,竞妆新脸。

步摇珠翠修蛾敛,腻鬟云染。

歌声慢发开檀点,绣衫斜掩。

时将纤手匀红脸,笑拈金靥。

(0)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

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

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0)

麦李诗

青玉冠西海,碧石弥外区。

化为中园实,其下成路衢。

在先良足贵,因小邈难逾。

色润房陵缥,味夺寒水朱。

摘持欲以献,尚食且踟蹰。

(0)

赠崔温诗

逍遥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北眺沙漠垂,南望旧京路。

平陆引长流,冈峦挺茂树。

中原厉迅飙,山阿起云雾。

游子恒悲怀,举目增永慕。

良俦不获偕,舒情将焉诉。

远念贤士风,遂存往古务。

朔鄙多侠气,岂唯地所固。

李牧镇边城,荒夷怀南惧。

赵奢正疆场,秦人折北虑。

羁旅及宽政,委质与时遇。

恨以驽蹇姿,徒烦非子御。

亦既弛负担,忝位宰黔庶。

苟云免罪戾,何暇收民誉。

倪宽以殿黜,终乃最众赋。

何武不赫赫,遗爱常在去。

古人非所希,短弱自有素。

何以敷斯辞,惟以二子故。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