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髻山侗闲失笑。离乡井、无愁买恼。
忧他性命无心了。终日哀人,忘了自家道。
堪可垂钩须索钓。且不免、厮煎打炒。
耐羞耐耻频频告。谨劝贤家,早悟我金鸡叫。
三髻山侗闲失笑。离乡井、无愁买恼。
忧他性命无心了。终日哀人,忘了自家道。
堪可垂钩须索钓。且不免、厮煎打炒。
耐羞耐耻频频告。谨劝贤家,早悟我金鸡叫。
这首元代马钰的《金鸡叫》是一首寓言诗,以三髻山侗族人的生活为背景,通过他们的行为和心态,传达出深刻的哲理。首句“三髻山侗闲失笑”,描绘了一个看似悠闲的场景,但接下来的“离乡井、无愁买恼”暗示了他们可能身处异乡,没有家乡的忧虑。诗人接着指出,这些人虽然担忧他人,却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忧他性命无心了”。
“终日哀人,忘了自家道”进一步强调了他们过于关心他人而忽视自我修行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堪可垂钩须索钓”运用钓鱼的比喻,劝诫人们应该像钓鱼一样,耐心等待并把握自己的命运。“且不免、厮煎打炒”则意味着生活中难免会有波折,需要坚韧面对。
最后两句“耐羞耐耻频频告。谨劝贤家,早悟我金鸡叫”是诗人的直接劝诫,希望听者能忍受羞耻,及时醒悟,如同金鸡破晓,揭示真理,结束沉睡。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寓言深刻,富有教育意义。
春来离思,正楼台灯火、香凝金戟。
扬子江头嘶骑拥,杨柳花飞留客。
枚乘声名,谪仙风韵,更赋长相忆。
酒阑相顾,起看月堕寒壁。
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
燕雁横空梅蕊乱,醉里隔江闻笛。
白发逢春,湖山好在,一笑千金直。
待君归诏,买船重话畴昔。
池馆春归,帘栊昼静,清漏移箭。
山下孤城,水边翠竹,鶗鴂声千转。
记得年时,绮窗人去,尚有唾茸遗线。
照珠筵、歌檀舞扇,寂寞旧家排遍。
青云赋客,多情多病,西掖桐阴满院。
飞絮随风,马头月在,翡翠帷空卷。
平湖烟远,斜桥雨暗,欲寄短书双燕。
算犹忆、兰房画烛,醉时共剪。
百岁自逆旅,微官更周流。
应知归来乐,不减万户侯。
渊明一县尹,折腰憎督邮。
松菊绕东篱,田园事西畴。
素琴酌樽酒,稚子相献酬。
朱侯青云士,颇复有此不。
方为功名驱,乃与贤达侔。
筑堂寄閒暇,笑谈指林丘。
蕉黄间荔丹,蚝山荐新篘。
嗟我实何人,市朝亦淹留。
因君动佳兴,拟作汗漫游。
安得二顷田,可卧百尺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