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都即事六首·其三》
《大都即事六首·其三》全文
元 / 张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小海春如画,斜街晓卖花。

连钱游子骑,斑竹美人家。

袄色摇红段,鞶香斗蜡茶。

额黄斜入鬓,侧髻半翻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大都(今北京)的日常生活景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早晨的市井风貌。

首句“小海春如画”,以“小海”代指京城的湖泊或水系,春天的景色如同画卷般美丽,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接着,“斜街晓卖花”描绘了清晨街道上,花贩们开始忙碌起来,售卖着各种鲜花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连钱游子骑,斑竹美人家”两句,通过“连钱”(形容马鞍上的装饰品)和“斑竹”(一种珍贵的竹子),分别描绘了游子骑马出行的场景和富贵人家的居住环境,展现了社会的不同层面和人物的活动状态。

“袄色摇红段,鞶香斗蜡茶”则进一步展示了服饰和饮茶文化。红段指的是红色的丝绸布料,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衣着;“鞶香”可能是指佩戴的香囊,而“斗蜡茶”则是指制作精美的茶叶,这些细节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和生活情趣。

最后,“额黄斜入鬓,侧髻半翻鸦”描绘了女子的妆容和发型,通过“额黄”(古代女子在额头涂抹的一种黄色颜料)和“侧髻半翻鸦”(形容发髻一侧倾斜,露出部分黑色发丝),展现了女性的优雅与精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元末明初大都地区的风俗人情,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社会生活的展现,是一幅生动的市井风情画卷。

作者介绍

张宪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和张景纯初置馆中

张也湖海士,心与迹并真。

语默或不常,时以为狂人。

蹉跎太仓史,奔走京华尘。

颇如丧家狗,累累敝精神。

虽游公卿间,望绝要路津。

感激自上书,生当致青云。

天光回日月,圣泽熙阳春。

禁林给笔札,中府紬典坟。

群玉连帝居,东壁临北辰。

飞腾怪清切,寓直怀珍群。

慷慨气益遒,咏歌思逾新。

昔贤稽古力,利禄不足云。

登瀛以为荣,襆被宁厌频。

君乃鸾凤姿,方当极逢辰。

岂若杨执戟,白头专校文。

(0)

凤凰山笙竹

仙山不记凤鸣时,碧筱空含玉润姿。

海外虽传有嶰谷,人间似未悟孙枚。

道家正贵知音少,野处还于静节宜。

千岁重寻乐毅传,悠悠更觉使心悲。

(0)

卧北窗下读书

高枕北窗下,柴门昼仍关。

偶有微风至,欣然解人颜。

瞑目恣远想,超遥出尘寰。

自昔太古来,几人得此閒。

读书取适心,名誉非所攀。

尧蹠本不辨,况乃章句间。

牛羊死牢筴,麋鹿安深山。

物性有不齐,何知智与顽。

(0)

四皓歌·其一

与汝携手,南山之阿。富贵多忧,孰知其他。

(0)

夏暑早时朝二首·其一

凉风吹暑豁烦歊,上马迎风趁早朝。

宿雾欲开星月澹,隐然双阙在层霄。

(0)

都官叶郎中归三衢

宗邸横经授小侯,迹同半隐久沈浮。

却寻故国溪山路,多谢朝堂钟鼓楼。

冉冉年华年老态,纷纷时事作閒愁。

一丘一壑平生志,况有门人伴钓游。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