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赠史次仲》
《戏赠史次仲》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世俗匪吾谋,嘉篇常见投。

旧交皆炫曜,夫子独淹留。

礼乐尚虚器,衣冠何自囚。

秪应凉冷后,萧飒更清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shǐzhòng
sòng / zhì

shìfěimóujiāpiānchángjiàntóu

jiùjiāojiēxuànyàoyānliú

shàngguānqiú

yìngliánglěnghòuxiāogèngqīngqiū

翻译
世俗的谋划不是我所追求的,常常把美好的诗篇投递。
老朋友都光彩夺目,唯独夫子你长久停留。
礼仪音乐崇尚空洞的形式,为何要让衣冠成为束缚。
只应在清凉之后,那时将有萧瑟的清秋来临。
注释
世俗:指社会上一般的风气或潮流。
匪:不是。
谋:谋求,计划。
嘉篇:美好的诗文。
常见投:经常被投递。
炫曜:炫耀,显眼。
夫子:对有学问的尊称,这里指某位先生。
淹留:长久停留,不轻易离开。
礼乐:古代的礼仪和音乐。
虚器:空洞的形式,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借指社会地位或身份。
自囚:自我束缚。
秪应:只应,应当。
凉冷:清凉冷落。
萧飒:形容风声凄凉,也形容草木凋零。
清秋:清爽的秋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戏赠史次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不屑一顾,反而乐于与友人分享高尚情操和文化素养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比旧时朋友间的光鲜亮丽与自己独自留守的淡泊明志,抒发了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声。

"世俗匪吾谋,嘉篇常见投" 表示诗人不愿涉足世俗纷争,而是乐于分享高尚的情操和文化。"旧交皆炫曜,夫子独淹留" 强调了朋友间的光鲜亮丽与诗人自己孤独留守的对比,显示出诗人的淡泊明志。

"礼乐尚虚器,衣冠何自囚" 诗中的“礼乐”指的是古代文化艺术的象征,“虚器”则寓意于形式上的空洞。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现实中形式主义和物质束缚的不满。

最后两句 "秪应凉冷后,萧飒更清秋" 描述了一种在凉风、寒蝉声中更加明净、清醒的心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超脱尘世纷扰后的心灵解放和精神澄明。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情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某些方面,是一篇蕴含深意、情感丰富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次韵王圜中二首·其二

舟兀东风怯晓寒,绿杨堤畔见青山。

溯流不碍朝天去,掉鞅何当拜命还。

半世光阴忧患里,他时勋业笑谈间。

儿童似觉吾衰老,只欲西归便丐閒。

(0)

中秋同儿侄登宝峰亭

绝顶凭栏思有馀,沧江下眺眇三隅。

月光此夜十分满,风色今朝一点无。

乡国不须悲楚蜀,庭阶且喜集封胡。

史君邂逅分鲜鲫,斫鲙还成逸少图。

(0)

病馀兀坐偶成二绝·其一

寂寂经旬病卧家,起来都不记年华。

一声檐上惊秋晚,墙外初闻卖菊花。

(0)

和姚令威春阴四绝·其二

十日春阴昼景微,鸣鸠逐妇几时归。

柔桑细麦宁馨长,落絮游丝可解飞。

(0)

和姚令威春阴四绝·其三

雨过山村绿满陂,红芳渐少翠阴低。

春风吹草依然碧,潮水浮花却自西。

(0)

满庭芳.寿余节使

线柳迎风,锦棠媚日,十分春色豪奢。

青烟宫烛,飞入侍臣家。

瑞霭深笼画戟,寿星照、曲纛高牙。

因知是、崧高华旦,玳宴醉琼花。翻鸦。

新诏墨,闻枢庭召入,已办宣麻。

比汾阳福寿,公更穹华。

伫看稠青叠紫,书香蔼、桂子兰芽。

鸣珂处,西湖路上,接武筑堤沙。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