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儿朝脱锦绷胎,鼙鼓中宵动地来。
兄弟两州同日起,嚣尘万里一时开。
遗文金石留官样,古庙丹青落旧材。
闻道至人元不死,鬼卢空自费阴猜。
鹿儿朝脱锦绷胎,鼙鼓中宵动地来。
兄弟两州同日起,嚣尘万里一时开。
遗文金石留官样,古庙丹青落旧材。
闻道至人元不死,鬼卢空自费阴猜。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其五)颜鲁公祠》描绘了鹿儿初生时的情景,以及与战争相关的壮丽景象。首句“鹿儿朝脱锦绷胎”形象生动,暗示新生事物的活力与希望。接着,“鼙鼓中宵动地来”描绘出战鼓声震天地的战争场面,展现了历史的动荡与激昂。
“兄弟两州同日起,嚣尘万里一时开”进一步扩展了战争的规模,兄弟省份一同响应,尘土飞扬,战争波及广大区域。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记忆和感慨。
“遗文金石留官样,古庙丹青落旧材”转而描述历史遗迹,金石铭文记录着过往的官方风貌,古庙壁画则见证了岁月的痕迹。最后,“闻道至人元不死,鬼卢空自费阴猜”以哲理收尾,指出尽管伟人逝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存,那些试图颠覆历史的人终究徒劳无功。
整首诗以吊古为主题,通过鹿儿、战鼓、古迹等意象,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以及对历史人物如颜鲁公的敬仰和对历史真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