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飘堕到沧溟,谁谓君王念贾生。
黄纸再蒙题姓字,丹书特为削刑名。
山林老去何其幸,萍梗追思却自惊。
天地恩宽难报德,试从今日数归程。
此身飘堕到沧溟,谁谓君王念贾生。
黄纸再蒙题姓字,丹书特为削刑名。
山林老去何其幸,萍梗追思却自惊。
天地恩宽难报德,试从今日数归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次琼管后三日忽奉德音恩许自便感涕之馀赋诗见志》中的第一首。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句“此身飘堕到沧溟”,以“沧溟”比喻广阔无垠的世界,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仿佛漂泊在茫茫人海中,暗示了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波折与不确定性。接着,“谁谓君王念贾生”一句,借用了汉代著名学者贾谊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能够关注和体恤自己的惊喜与感动。
“黄纸再蒙题姓字,丹书特为削刑名”两句,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因为得到了朝廷的恩典而感到庆幸。黄纸通常指诏书,丹书则代表皇帝的手谕,这两句话表明诗人不仅被重新录用,还获得了赦免或减轻刑罚的机会,这是极大的恩惠。
“山林老去何其幸,萍梗追思却自惊”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山林生活的宁静与自由与自己过去的漂泊不定,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满足与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同时,“自惊”二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天地恩宽难报德,试从今日数归程”两句,诗人感叹天地之大,恩泽之深,难以回报,表达了对朝廷恩典的深深感激,并决心从今日起规划回归之路,意味着他将积极面对未来,努力回报这份恩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也流露出他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
醉飞琼,恼乱瑶池清宴。
吉玲琤、凤钗敲碎,荡成满地飘霰。
送天桃、武陵几树,伴梨花、杜曲千片。
妒我春衫,妆他寒食,乍惊蜂蝶又猜莺燕。
五陵畔、杂和烟雨,宝马踏青转。
樊楼上、银筝细炙,红垆重暖。
怯寒色、条桑小妇,幕䍦轻护娇面。
展纤弯、一双莲瓣,屐齿香泥粉痕浅。
冷落流光,萋迷馀景,东风无计玉山软。
天公老、被伊瞒过,红日几时见。
空担阁、无主野芳,满目愁怨。
经雨斜阳,压云西岭,冉冉欲堕还浮。
渐谯楼三点,唤起千愁。
与醉平分此夜,猛地里、醉去难留。
纱窗上,微风撼醒,揩拭双眸。悠悠。
殢人住也,千百处攒心,几处堪休。
似粘天衰草,贩浪残舟。
悔杀太平风景,等閒过、抛掷东流。
寻思遍,何年向人,觅换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