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雨斜阳,压云西岭,冉冉欲堕还浮。
渐谯楼三点,唤起千愁。
与醉平分此夜,猛地里、醉去难留。
纱窗上,微风撼醒,揩拭双眸。悠悠。
殢人住也,千百处攒心,几处堪休。
似粘天衰草,贩浪残舟。
悔杀太平风景,等閒过、抛掷东流。
寻思遍,何年向人,觅换眉头。
经雨斜阳,压云西岭,冉冉欲堕还浮。
渐谯楼三点,唤起千愁。
与醉平分此夜,猛地里、醉去难留。
纱窗上,微风撼醒,揩拭双眸。悠悠。
殢人住也,千百处攒心,几处堪休。
似粘天衰草,贩浪残舟。
悔杀太平风景,等閒过、抛掷东流。
寻思遍,何年向人,觅换眉头。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愁》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深沉的愁绪。开篇“经雨斜阳,压云西岭,冉冉欲堕还浮”,以自然景象的变换隐喻情感的波动,斜阳、雨后云层的厚重与轻盈,营造出一种既沉重又飘忽的情绪氛围。
“渐谯楼三点,唤起千愁”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愁绪紧密相连,谯楼报时的声音仿佛是心灵深处的呼唤,唤醒了无数的忧伤。接下来,“与醉平分此夜,猛地里、醉去难留”,通过对比醉酒与清醒的状态,表达了在愁绪面前,即便是短暂的麻醉也无法真正摆脱内心的真实感受。
“纱窗上,微风撼醒,揩拭双眸”,微风轻轻拂过纱窗,似乎是在试图唤醒沉睡的心灵,而主人公则在擦拭着眼眸,试图驱散心中的迷雾。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外部环境对情绪的影响,也暗示了主人公试图自我疗愈的努力。
“悠悠。殢人住也,千百处攒心,几处堪休”,“殢”字生动地描绘了愁绪缠绵不绝,如同千百处的心事汇聚在一起,难以找到一处可以停歇的地方。这种无法解脱的愁绪,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无奈。
“似粘天衰草,贩浪残舟”,将愁绪比作随风摇曳的衰草和漂泊不定的残舟,形象地展现了愁绪的无常和难以把握。这种比喻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加深了愁绪的象征意义。
“悔杀太平风景,等閒过、抛掷东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悔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愁绪的笼罩下,曾经的美好变得遥不可及,只能在回忆中寻找慰藉。
最后,“寻思遍,何年向人,觅换眉头”,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在深沉的愁绪中,主人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希望能够找到一条出路,改变自己的心境。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愁绪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折花养瓶水,老眼聊自怡。
案置须臾间,游蜂已著枝。嗅香起还泊,??动天机。
不知何方来,神速乃如斯。
宇宙一气通,万类不相违。
石虎没劲矢,竹龙化清陂。
矧兹抱灵识,倏与吾心期。
吾心未专寂,举念物先知。
千生风轮转,都缘爱欲移。
勉哉学坐忘,宜默同木鸡。
无中产物象,显晦随所之。
超然合大空,鬼神莫能窥。
我观靖康初,尘氛蒙帝阙。
君臣失上著,社稷几危绝。
君时沉布衣,抗疏何悲切。
言听豺狼诛,狐狸肝胆裂。
铁骑稍稍去,佞谀归一辙。
小臣更不容,排摈争媒蘖。
后来祸何如,欲语气先噎。
七年坐闭废,口舌宜钳结。
技痒不复禁,囊封仍论列。
朝廷果召还,爱士如饥渴。
魏阙心久驰,行色安可遏。
江山阻且长,忠信自平达。
露肘见天子,首荐经纶说。
邦荣身亦荣,无愧古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