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清偏称过秋霖,廿二年前未解吟。
一段横塘烟雨意,好教他日验斯今。
濯清偏称过秋霖,廿二年前未解吟。
一段横塘烟雨意,好教他日验斯今。
此诗《观莲所(其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莲花在秋雨中的清雅之美。首句“濯清偏称过秋霖”,以“濯清”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莲花在秋雨中洗涤尘埃,愈发显得清丽脱俗的情景。“偏称”则强调了这种美与秋雨的和谐相融,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次句“廿二年前未解吟”,诗人回忆起自己在莲花前未能领悟其美的过去,表达了对莲花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莲花之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理解与欣赏的过程。
后两句“一段横塘烟雨意,好教他日验斯今”,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莲花置于横塘烟雨之中,赋予其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烟雨意”不仅指自然景象,更象征着莲花所蕴含的高洁品格和诗人对其美的深刻体会。最后,“好教他日验斯今”一句,既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也是对当下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肯定,暗示了莲花之美将会跨越时间的界限,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莲花在秋雨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绵绵仙种李。有大道家风,逍遥活计。长庚见苗裔。
问如何,谪在落花浮世。曲生风味。
为唤回、席上和气。
被谁人说破,黄粱梦里,一场富贵。何济。
不如归去,乐取闲身,登山临水。众人皆醉。
笑独醒,泽畔憔悴。
但从今、管甚云翻雨覆,暂教心上无事。
且一杯、尽后一杯,满百千岁。
买陂塘旋栽杨柳,闲人有此忙务。
平泉绿野吾无羡,仅看一蓑烟雨。舟泊渚。
更把钓观鱼,宛在池中屿。掀髯自语。
待月到天心,风来水面,笑领此时趣。堤边路。
斸药邻翁相许。阿蒙非复吴吕。
西山如画花如锦,专待公来寻句。瓢挹醑。
听牧唱樵歌,高下从吾谱。何须说古。
只待漏东华,软尘千尺,应不到兹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