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驱行轩,低昂出我门。
离堂无留客,席上唯琴樽。
古道随水曲,悠悠绕荒村。
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
端居愁岁永,独此留清景。
岂无经过人,寻叹门巷静。
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
无因同波流,愿作形与影。
仆人驱行轩,低昂出我门。
离堂无留客,席上唯琴樽。
古道随水曲,悠悠绕荒村。
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
端居愁岁永,独此留清景。
岂无经过人,寻叹门巷静。
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
无因同波流,愿作形与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孤独感受和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开篇“仆人驱行轩,低昂出我门”写出了告别的场景,随后“离堂无留客,席上唯琴樽”则表明了诗人在离别之后的孤独与寂寞,只有琴声和酒樽陪伴。"古道随水曲,悠悠绕荒村"中的“古道”指的是久远的道路,“随水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与水流相随,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接着“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则是说尽管旅途遥远,但离别之思在清晨或黄昏时分特别强烈。
"端居愁岁永,独此留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久居而愁绪不断的感受,同时也表现出对眼前静谧美好风光的珍惜。"岂无经过人,寻叹门巷静"则是说难道没有过往行人在门前留下赞叹吗?这里诗人通过这样的设问,强化了他对于现实中的寂寞与孤独感受的表达。
最后两句“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无因同波流,愿作形与影”是对离别之人的比喻和愿望。诗人将自己比作屋檐下的井水,将所思念的人比作天上的雨水,无论相隔多远,都希望能够像水中的波浪一样,不问原因地汇聚在一起,或者成为形影相随的存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无限留恋。
吴儿鸣橹吴波里,作劳耳热歌声起。
初犹哇咬杂吁嚱,后方激讦如怨詈。
芳洲日夕西风来,含情宛转声更哀。
君不见杜老行吟曲江曲,楚臣羁思蘼芜绿。
世知忠义铸伟辞,不知正是阮籍唐衢哭。
吴时明月梧宫秋,月光曾照吴王愁。
国人悲怜子胥死,写出高台草荒麋鹿游。
词亡千古留遗调,南楫北帆昏复晓。
尽知往事祇苍烟,渺渺漫漫飞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