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丝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
赏景尚知心未退,吟诗犹觉力完全。
闲庭饮酒当三月,在席挥毫象七贤。
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
临阶花笑如歌妓,傍竹松声当管弦。
虽未学穷生死诀,人间岂不是神仙。
垂丝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
赏景尚知心未退,吟诗犹觉力完全。
闲庭饮酒当三月,在席挥毫象七贤。
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
临阶花笑如歌妓,傍竹松声当管弦。
虽未学穷生死诀,人间岂不是神仙。
此诗描绘了一场和谐愉悦的宴席景象,诗人以饱满的情感和流畅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充满文学韵味与哲学思考的画面。开篇即以“垂丝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设定了欢乐的聚会氛围,诗人庆幸能在如此美好的时光中,与友人共享这份喜悦。
接着,“赏景尚知心未退,吟诗犹觉力完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即使是在宴席间,他的心境依然清晰,对诗歌的热爱也丝毫未减。
“闲庭饮酒当三月,在席挥毫象七贤”则将聚会的情景与古人逸事相结合,借用历史上的七贤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的笔下,不仅有眼前的欢乐,更有对过往智者生平的向往。
“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描绘了饮茶的情景,其中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山茗与秋雾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而玉杯中斟酒时的彩霞,则显得分外生动。
“临阶花笑如歌妓,傍竹松声当管弦”则以花儿的笑容比喻为歌女般的美丽,而竹间松声又似琴瑟之音,这种对自然与艺术的高度统一,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和谐而诗意盎然的世界。
最后,“虽未学穷生死诀,人间岂不是神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尽管没有到达极致,但在这样的时刻里,感受到的生命之美已足以让人忘却尘世烦恼,体验到一种接近神仙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文学之乐、历史之意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与世界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