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情偈》
《道情偈》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偈颂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

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

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qíng
táng / guànxiū

cǎoyǒuxìngjiāngbié
ruòcǎochéngdàoshíjié

shìrénhuìdàoxiàngdàoquèchēndào
shāngjiēbèirénbǎoshānbǎo

注释
性:本性,特性。
不别:没有区别。
会道:理解,领悟。
嗔道:责怪,抱怨大道。
宝:指宝贵的东西,这里可能指道或智慧。
翻译
草木也有它们的本性,与我并无不同。
如果我也像草木一样,修道无需特定时刻。
世人未能理解,追求大道时反而责怪大道。
可悲这些人,身处宝藏之地却得不到宝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名为《道情偈》。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禅宗思想和对世俗观念的批判。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自然万物皆有其本性,与人类并无区别。这反映了禅宗强调顺应自然、超越生死之见的哲学思想。同时,这也隐含着对世俗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割裂的批评。

"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 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这种观点,表明如果人类能像草木那样顺应自然,不受外界干扰和束缚,那么达到道的境界就不会有时间上的限制。这是对传统修行观念的一种颠覆。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 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悲哀,世人不理解禅宗所指的“道”,反而对之产生误解和敌意。这里的“道”是指禅宗中追求的心灵自由与真理。

最后两句 "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 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能领悟禅宗教义、错过生命中宝贵机遇的人们的哀叹。这里的“宝山”可以理解为内心的觉醒和解脱,而这些不懂得珍惜自己内在价值的人,正如同身处宝山却不知去挖掘一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草木自然生长状态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表达了禅宗对于顺应自然、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不理解这种精神境界的人们的同情和哀叹。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凝光亭偶成

一寸春晖值万金,谁能白发系光阴。

燕莺已付忺新耳,蚕麦犹关活世心。

坐到夕阳如梦寐,看来时事只沉吟。

暖风吹面忘怀处,何日何人更似今。

(0)

挽张正甫二首·其二

河汾坐下旧诸生,拔颖丛中学早成。

公相品题文艺价,乡人辟易义风情。

本来云雨蛟龙志,老去山林猿鹤盟。

桂子不须坟上落,此君原自不争名。

(0)

春日偶成二首·其二

乌兔催更日夜番,独于衰朽尚相存。

世情富贵鲍鱼市,老眼风流麻鸟村。

牢立诗肩撑雨屋,施营酒料续春樽。

芒鞋又办游山计,我亦兴公不姓孙。

(0)

丙戌十一月十六日迎孙试周八句

杏林深处长孙枝,春意烘堂看试儿。

脊硬不移匍匐手,语迟厚养粹凝姿。

喜开三世瑶环瑞,满望重闱白发慈。

与汝家传双色笔,文章得力岂无时。

(0)

又次韵帅初诸前七首·其七

君是能诗犹可及,及君不可是吾年。

有怀伐木相求意,但诵投瓜永好篇。

(0)

赋月中桂

天上何年种,婆娑碧树幽。

根盘蟾窟古,花落鹫峰秋。

祇恐冰轮碍,时烦玉斧修。

素娥久延伫,攀折使人愁。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