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戌十一月十六日迎孙试周八句》
《丙戌十一月十六日迎孙试周八句》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杏林深处长孙枝,春意烘堂看试儿。

脊硬不移匍匐手,语迟厚养粹凝姿。

喜开三世瑶环瑞,满望重闱白发慈。

与汝家传双色笔,文章得力岂无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ǐngqushíyuèshíliùyíngsūnshìzhōu
sòng / chénzhù

xìnglínshēnchùchángsūnzhīchūnhōngtángkànshìér

yìngshǒuchíhòuyǎngcuìníng姿

kāisānshìyáohuánruìmǎnwàngzhòngwéibái

jiāchuánshuāngwénzhāngshí

注释
杏林:医学教育或医疗行业。
试儿:参加科举考试的孩子。
脊硬:形容孩子坐姿端正。
匍匐手:指书写时的专注姿态。
三世:泛指家族几代人。
瑶环瑞:象征吉祥的饰品,这里指好兆头。
重闱:尊称长辈们的居所,也指朝廷。
白发慈:形容长辈的慈祥和期待。
双色笔:可能指传统的毛笔,一黑一白代表正反两面的墨水。
翻译
在杏林深处,长孙枝繁茂生长,春天的气息充满整个房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考生应试。
孩子们虽然脊背挺直,用手匍匐书写,尽管口齿稍显迟钝,但他们的淳朴和专注姿态令人赞赏。
考试顺利,希望三代人的努力能带来吉祥,期待家中长辈们满头白发却充满慈爱地注视。
我将把这份家族传统延续下去,即使用双色笔写作,相信你们的文章才华总会有出彩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发生在春天杏林之中,长孙在长辈们的注视下接受考试。诗人赞赏孩子的坚韧不拔,即使动作迟缓也展现出淳朴的气质。孩子的出生给家族带来了三世的祥瑞,老一辈满怀期待地看着他,尤其是白发慈祥的祖父母。诗人许诺将传承家族的文墨传统,相信孩子将来在文章写作上定会有所成就。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亲情和对后代期望的诗篇,展现了宋代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对子孙才情的期许。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自长平至陈州河水绝清

清川百里馀,净渌照空虚。

落日金波荡,微风雾縠舒。

茔心看白石,明目数游鱼。

洗耳非吾事,兹身与世疏。

(0)

侍读右丞赠尚书李公挽词

扶阳诗礼学,世世有知名。

玉树芳荣早,金华地望清。

川沈终合剑,风折欲分荆。

萧瑟乌衣巷,偏伤道路情。

(0)

久雨二首·其二

颇忆家居日,朝眠一事无。

迩来趋幕府,曙雨踏泥涂。

城郭飞鸣鹤,阶除戏浴凫。

秋风殊不远,行欲问江鲈。

(0)

九月十四日于雍熙院为舅氏斋设作

他时伤远别,渭北遽成悲。

今作终天恨,悠悠奈我思。

平生华屋处,回首不胜悲。

寂寞西州路,何堪再到时。

(0)

寄杨忱明叔

君有湖海气,沆砀凌斗牛。

远持一卷书,濯我千岁忧。

大音不众合,至宝非暗投。

感激移人心,汍澜使涕流。

俗讥陈元龙,世乏刘豫州。

安得排群儿,卧君百尺楼。

(0)

送杨十一公缊之延平

寡欲求易给,纵心居常安。

一为淮阳卧,及再芳岁单。

处事非事事,居官岂官官。

念以拙者效,而为朝责宽。

故人怀英迈,抚辔辱盘桓。

心期谢外奖,谈笑用为欢。

淹泊遂将永,望舒毁其团。

别君感匏系,更欲愁且叹。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