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何年种,婆娑碧树幽。
根盘蟾窟古,花落鹫峰秋。
祇恐冰轮碍,时烦玉斧修。
素娥久延伫,攀折使人愁。
天上何年种,婆娑碧树幽。
根盘蟾窟古,花落鹫峰秋。
祇恐冰轮碍,时烦玉斧修。
素娥久延伫,攀折使人愁。
这首诗名为《赋月中桂》,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陈深。诗人以月亮中的桂花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美丽的画面。首句“天上何年种”引发读者对月桂起源的好奇,暗示其来历非凡。接下来的“婆娑碧树幽”形象地刻画了桂花树在月宫中婆娑摇曳,枝叶青翠,环境幽静。
“根盘蟾窟古”进一步描绘了桂树扎根于古老的蟾蜍洞穴,增添了神话色彩,显示其历史久远。“花落鹫峰秋”则通过秋季桂花飘落,点明了季节更迭,同时也暗含了高洁的品质。
“祇恐冰轮碍”表达了诗人担心明亮的月光可能会遮掩桂树的美,因此希望“时烦玉斧修”,即希望有人能用玉斧修剪月光,让桂花得以充分展现。最后一句“素娥久延伫,攀折使人愁”则借嫦娥长久驻足欣赏,表达了诗人对这株月中桂的深深喜爱和惋惜之情,因为攀折它会让人感到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月中桂的赞美和对自然神韵的敬畏。
二十馀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
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