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别青山又别君,思君今夜万山春。
仙乡古寺他年会,寒食东风旧主人。
自笑绿林愁李涉,相看白酒尽陈遵。
翻书力纠邻封志,红豆相期问水滨。
作别青山又别君,思君今夜万山春。
仙乡古寺他年会,寒食东风旧主人。
自笑绿林愁李涉,相看白酒尽陈遵。
翻书力纠邻封志,红豆相期问水滨。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赵熙所作,名为《北山诗三十八首》中的第七首。诗人以离别青山和友人的情感为背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友情的深厚。首句“作别青山又别君”,描绘了分别时的场景,青山与友人的形象交织,显出依依惜别的深情。次句“思君今夜万山春”,通过想象友人身处万山春色之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第三句“仙乡古寺他年会”,诗人设想未来在仙境般的古寺重逢,流露出对相聚的期盼。第四句“寒食东风旧主人”,借寒食节东风这一意象,暗示时间流转,但旧日的友情如主人般恒久不变。
第五、六句“自笑绿林愁李涉,相看白酒尽陈遵”,诗人自嘲自己如绿林豪杰李涉般多愁善感,而与友人共饮白洒,仿佛重温了陈遵那样的豪情,展现了深厚的友谊。
最后两句“翻书力纠邻封志,红豆相期问水滨”,诗人表示要通过读书来增进学问,同时以红豆相赠,寓意永恒的爱情或友情,期待在某一日于水边重逢,再次相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赵熙诗歌的独特风格。
楚水西来天际流,感时伤别思悠悠。
一尊酒尽青山莫,万里书回碧树秋。
日落远波惊宿雁,风吹轻浪起眠鸥。
嵩阳亲友如相问,潘岳闲居欲白头。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我病卧渭北,君老谪巴东。
相悲一长叹,薄命与君同。
既叹还自哂,哂叹两未终。
后心诮前意,所见何迷蒙。
人生大块间,如鸿毛在风。
或飘青云上,或落泥涂中。
衮服相天下,傥来非我通。
布衣委草莽,偶去非吾穷。
外物不可必,中怀须自空。
无令怏怏气,留滞在心胸。
萧洒伊嵩下,优游黄绮间。
未曾一日闷,已得六年闲。
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
伴僧禅闭目,迎客笑开颜。
兴发宵游寺,慵时昼掩关。
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