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之无闻杳希夷,可左泛兮可右移。
丹灶烟轻飞武火,明窗尘细弄婴儿。
动而愈出弱频用,失亦若惊辱较宜。
气母欲抟抟不得,流珠常惜去人时。
听之无闻杳希夷,可左泛兮可右移。
丹灶烟轻飞武火,明窗尘细弄婴儿。
动而愈出弱频用,失亦若惊辱较宜。
气母欲抟抟不得,流珠常惜去人时。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寄咏落花十首(其一)》,描绘了对落花飘零景象的感悟。首句“听之无闻杳希夷”暗示落花无声无息,消失在虚无之中,给人一种幽深神秘的感觉。次句“可左泛兮可右移”则形容落花随风飘荡,无定所,自由自在。
“丹灶烟轻飞武火”借丹灶炼丹的意象,比喻落花在阳光下如轻烟般飞舞,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活力。“明窗尘细弄婴儿”进一步描绘落花落在窗户上,如同婴儿般细腻,引发人的怜爱。
“动而愈出弱频用”表达了落花虽弱小,却在每一次飘落中展现出生命力,即使面临凋零,也坚韧不屈。“失亦若惊辱较宜”则说即使落花失去,也能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伤,但这种哀伤又恰如其分,增加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气母欲抟抟不得,流珠常惜去人时”以气母和流珠为喻,表达对落花无法挽留的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细腻,展现了王夫之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余与林公似,生长南山南。
吾翁与乃翁,宿望俱不凡。
或晚登黄甲,禄不沾斗甔。
或困顿场屋,补劳仅青衫。
执手授遗编,尚友迁继谈。
家法无谄语,妙理静中参。
丁丑俱一第,苦尽稍回甘。
蹭蹬二十年,令才换头衔。
向来同登者,青云遍腾骖。
吾辈惯冰檗,世好殊酸咸。
君去宰壮县,栽花兴方酣。
我乃赋归与,悔狂口宜缄。
棘蝇来营营,关虎卧眈眈。
颓波从汩没,砥柱高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