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子非贪鼎鼐尝,偶先红杏占年芳。
从教腊雪埋藏得,却怕春风漏泄香。
不御铅华知国色,祇裁云缕想仙装。
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
结子非贪鼎鼐尝,偶先红杏占年芳。
从教腊雪埋藏得,却怕春风漏泄香。
不御铅华知国色,祇裁云缕想仙装。
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香气的赞美和对梅花之美的深刻感悟。
"结子非贪鼎鼃尝,偶先红杏占年芳。" 这两句点出了梅花不像其他果实那样被人们急于品尝,而是默默地在寒冷中绽放,它的香气胜过了春天的红杏,象征着梅花独特的生长周期和它那超凡脱俗的美。
"从教腊雪埋藏得,却怕春风漏泄香。" 这两句则描写梅花在严寒和积雪中悄然绽放,它的香气被雪覆盖而不为人知,但又担忧即将到来的春风会使这份珍贵的香气逸散。
"不御铅华知国色,祇裁云缕想仙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之美的赞赏,它不需要任何修饰就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国色,而这种美如同云端轻纱一般,让人联想到仙境中的仙衣。
"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创作情感,即梅花激发了他的诗歌灵感,但他并没有刻意去写海棠(一种植物),这反映出诗人对梅花的专注和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独特香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